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 > 探究国家利益与国际法上的结盟

探究国家利益与国际法上的结盟

作者2019-03-25 11:15未知
一、国家利益
  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地缘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不同,不同的国家对于国家利益有不同的认识。国际法上关于国家利益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利益观”、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观”、纳入经济利益的新自由主义“合作利益观”,以及通过观念和社会互动构建的建构主义“观念利益观”等。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言,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的各方面利益,如被统治阶级的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此,国家利益指的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所能得到的各种既得利益,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多方面。国际利益总结而言就是,在满足国家中全体人民物质上的需要,如和平、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后,还包括国家中全体人民精神上的需要,如国际社会对主权国家行为体的尊重与认可。
  二、国家间的结盟
  国际法上的结盟是指两个或多个的国家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一致而结为盟友。传统意义上的结盟,仅指军事安全领域的结盟。但,随着现今军事安全的不断弱化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的日益扩大,结盟的内涵也更为广泛,包括综合安全,经济、战略协商等非安全领域。
  国家间的结盟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进行的。如为了保证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国家间往往会结盟,而促使国家结盟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无论是巴基斯坦为了保证成为核国家后所建立起来的与印度的军事均势及经济基础而与美国结盟,还是普法战争后的法俄同盟以及欧盟的建立,都是在联盟成员国在国家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在这时的结盟无疑是可以使各国国家利益更优,甚至是利益最大化。
  结盟后的国家互称盟友,盟友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共同利益的大小,共同利益大时则可靠性强,小时则可靠性差。进入21 世纪后,非军事因素的作用逐渐增强,经济、文化及声誉等软权力更是推动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权力观变革。结盟国间以综合实力决定话语权。
  三、国家利益与结盟的关系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初步得出一个关系式: 国家利益是结盟的基础,结盟促进国家利益更优。国家间会结盟,主要是为了实现军事、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当有利可图时,国家间就会形成联盟,以期联盟保障各国的国家利益。在国际实践中,实际的利益往往会与理想中的利益有所差距。国家之间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必然进行利益的博弈。
  各国在利益博弈中并不必然会结盟,还有可能会出现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而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又可以分为可以调和的冲突和不可调和的冲突。可调和的冲突一般是指在经济发展、宗教信仰等。各国为了长远的利益,会对这类冲突进行协调,让利及妥协。而不可调和的冲突则是指涉及一个生存问题的国家利益冲突。如1966 年法国退出北约亦是由于其在北约内部面临美国的控制,难以发展独立的国防力量。在国际法上,各国是否会结盟的关键因素是各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国家利益需要结盟以更好实现时,国家间就会结盟; 在联盟中,一国的国家利益受损,该国就有可能退出联盟。所以,对于国家而言,国家利益是最根本的,而结盟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当国家利益发生变化时,盟友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举例而言,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自18 世纪以来,时而互为盟友,时而为敌对方,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两国的国家利益的需要。
  四、结语
  在国际法上,国家利益促使国家结盟,国家结盟以实现国家利益的关系。但再细究起来,不难发现国家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追求利益而与他国结盟或不结盟。这一行为虽不以一般道德标准来衡量,但是国家为实现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属于国家行为,要有其行事的规则。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国际法]探究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
残疾人权利及残疾人保护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国际法作为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的重要手段,在残疾人权利及其保护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览国际法在残疾人保护方面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国际法切实推动了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残疾人所享有的权利,建构了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的正确认识。但因为国际法自身特性以及国际社会的无政府性,国际法在保护残疾...[全文]
[国际法]分析审视国际法上的私人
国际法上的私人诉权持续发展给国际法和国际政治带来很多新课题,私人诉权的推进和拓展引致了诉权与主权之间的探究,从国际层面深刻阐述私人诉权,有利于在维护国家主权的背景下梳理国际条约私人执行。 一、私人诉权的本体描述 个人在国际争端机制中的诉讼地位自 1920 年以来没有多大改变, 英国牛津大学世界国际法大师布朗利在《国际法原理》中阐述。但二战的爆发,...[全文]
[国际法]分析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
一、互联网监管引发的人权问题 互联网是作为一种重要的通讯媒介,已成为全面参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和任何其他传统的通讯媒体 ( 如以单向信息传输为基础的收音机、电视和印刷出版物等 ) 不同的是,网络使得更多的人以便捷廉价的方式交流通讯,消除地域的阻隔,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创造了革命性的影响。具体到人权领域,互联网已经发...[全文]
[国际法]对于国际法视角下“一带
一、 一路一带 战略提出背景 一路一带 是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和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简称,是当今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贯通中国、中亚、南亚、西亚等渔区,连着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3 年提出了 一路一带 的倡议, 一路一带 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有意愿的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 一路一带 提出正值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程...[全文]
[国际法]探究国家利益与国际法上
一、国家利益 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地缘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不同,不同的国家对于国家利益有不同的认识。国际法上关于国家利益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利益观、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观、纳入经济利益的新自由主义合作利益观,以及通过观念和社会互动构建的建构主义观念利益观等。 对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言,国家利益...[全文]
[国际法]分析国际法向何处去?——
国际法是 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 国际关系,所谓国际法律关系本身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国际关系,任何受到国际法调整的国际关系,都是国际法律关系,因而,国际关系学是国际法学的基础。然而,虽然是政治创造了法律,但被创造出来的法律作为新的现实又规定了未来政治的形式。在当前 规则之争 日渐深入到国际法层面的新情势下,从国际法史的视角审视国际关系史对于我们...[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