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技艺四合院探访 老北京风情浅析
作者2019-07-18 14:44未知
本文是一篇关于四合院相关历史论文范文,主要讲的是与四合院拯救传统文化遗产的历史毕业论文。
四合院是记载着城市记忆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承和发扬的绝佳工具.西方建筑师们极为重视公共空间,认为市民需要像四合院这样的特色建筑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集体性。
而历史论文中也提到四合院也应该具备教育功能.像纽约、东京等超级都市一样,北京也融合了来自全国各省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在全球趋同的流行“快餐”文化和“新移民”带来的不同文化冲击下,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们是否还珍视本地的传统四合院就是一座生动的课堂.如果学校或是社区可以开辟一座四合院,陈列各种北京风情的小吃和手工艺品,定期组织活动和义卖,让孩子们接触民俗、感受风情,不也是很好吗?》》》》《孙子兵法·计篇》企业战略管理的探讨
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媒体优势,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中外交流、文化沙龙、艺术展览在这里发生,他们需要更具民族特色的展览场所.如果说远离市区的798艺术区是一种军工业风格与艺术的成功结合,那么地处皇城根儿下的四合院完全可以发展为民俗与文化的合作模式.
城市从来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元朝人赋予了这座城市伟大的骨架,四方地界承载着生活百味,而北京的胡同和院子里孕育出人间烟火.二者如骨肉般纠缠,绵延出来北京城独特的魅力。
本文主要历史论文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讲究“以小见大”,而从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四合院的命运上,我看到了商业、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完美结合.
- 上一篇:近代历史:危险的美国危险的世界
- 下一篇:历史论文:五四运动掀起解放浪潮的政治背景浅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全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晋绥边区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敌后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西部和绥远省 (现属内蒙古自治区) 中东部, 西临黄河, 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 是阻敌西进的屏障, 是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前卫阵地;东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相接;南达晋南...[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蒋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蒋介石当时无可替代的地位, 是在他实施的一系列内外政策中奠定的。虽然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实施效果存在差距, 但是, 1936年的以来各方面的发展迹象让人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 军事称雄 1928年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1936年9月两广平定后, 更是无人再有问鼎中原的能力。此外, 蒋加紧备军、整顿军务, 加强国防。其中包括实行征兵制度...[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国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西安事变得以顺利解决, 不仅与蒋介石拥有抗日之心有密切关联, 客观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蒋介石在当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巧踞军政大权, 使得中国无他, 便很难凝聚在一个旗帜下。这种无人能替的影响力, 是他获释的必然, 也是西安事变能够和解的重要原因。这一核心地位亦可以从事变发生后的各派反应得到印证。 国民党虽...[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从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6年, 杨虎城与张学良为逼迫蒋介石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而发起西安事变。这一事变成为从兄弟操戈到共同御辱的转折点, 在我国抗日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影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亦从未停止, 研究角度较为多样, 成果颇丰。学者何扬鸣论述了国际舆论对西安事变发展的影响;左双文分析了西安事变后以戴季陶、何应钦为中心的南京讨伐派状况;[2]占善...[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南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制造出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现如今, 80多年过去了, 国外民众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已经出现断层。对此, 自2017年9月起, 笔者一方面委托朋友在外国向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另一方面亲自走访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区向来中国旅行、工作、学习或定居的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希冀能够粗浅地窥探当前国外民众对南京大屠...[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域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多数国外民众尚不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在487位调研对象当中, 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仅有282人, 占比57.91%;而不知晓该事件的人数竟高达205人, 占比42.0 9%。可见, 较之亚美尼亚大屠杀和犹太人屠杀事件, 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全球的知晓度并不高, 数据反映有将近一半的国外民众完全不知晓该事件。此外, 在当前由互联网构建成的地球村里, 身为网络原住民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