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历史论文 > 近现代史 > 近代历史:危险的美国危险的世界

近代历史:危险的美国危险的世界

作者2019-07-17 14:29未知
  一、先发制人的战略
  
  伊拉克危机炙手可热,天下俨然大乱。近代历史毕业论文认为天下之所以乱,因为美国不守规矩,因为美国要搞先发制人。先发制人,这在国际关系中似乎是让人不可思议,其实在上比比皆是。只不过历史上的先发制人,怕的是对手力量的成长,正如修昔底德所言雅典势力的增长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一战前沙俄力量的增展引起德国的恐惧。先发制人不一定能成功,挑战者也未必成为新秩序的霸主,先发制人本身也被视为一种普通的军事战略。为什么这一次,美国提出先发制人,会有如此之大的震荡?
  
  首先,霸主的强大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威胁。不管美国是一个如何温和的霸权,它首先是一个霸权。霸权就会引起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因为自己随时有可能成为霸权私利的牺牲品。当国际还处在无政府状态时,每个国家首先必然把安全摆在自己国家利益的首位。一个国家过分的强大,就必然会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这和古代的树大招风所蕴涵的古老真理是一致的。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其次,作为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只有美国能对全球其他地区进行快速、有效的干预。尽管美国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由于国际事件的复杂性,即使目标是正义的,这种干预也会变得非常困难。例如美军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过度的介入使得美军成为当地势力的攻击目标,遭受了伤亡。美军横尸街头的镜头反过来引起国内的强烈凡响,迫使克林顿政府撤出维和美军。现在美国要搞先发制人,这就意味着美国随时有可能干预它所认为的到美国利益的事件,这种干预对别的国家的利益反过来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法国能允许美国先发制人,派兵干预象牙海岸的内政吗?当然不能,那是法国的领地。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再次,战后的国际秩序是美国建立的,作为战后国际规则核心的《联合国宪章》明确的把国家主权平等、否认战争权作为国家行为的基本原则。先发制人意味着只要威胁到美国,不管这种威胁有没有明确的证据,或者在这种威胁到达美国之前,美国就将对威胁的源头进行军事打击。这样的话,国家主权原则就遭到了严重的挑战。正如孔子所言的春秋战国一样,礼法尽废。先发制人不再是一种军事战略,已经扩大为一个严重的,涉及到国际社会是朝有序化还是无序化的大问题。也正因为,美国的转变才在欧洲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欧洲一向以具有共同价值观、制度的欧洲国际社会而自豪,19世纪的多极均势在欧洲政治家的脑海中是美好的回忆。欧洲反对美国不仅仅是因为石油利益和欧洲被边缘化的担心,理念的不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过,依笔者之见,美国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9·11事件造成的不安全感,而不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罗马帝国的野心。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力量优势远远强于当初的罗马帝国,但是美国不会再有领土扩张的愚蠢想法,因为这种想法在一战以后,随着民族主义的强烈兴起,已经成为代价高昂和不可考虑的。9·11事件给美国人造成的强烈的不安全感是前所未有的,否则仅仅为了所谓的石油利益,美国不会采取如此蔑视国际法和无视众多重要盟友反对的行为。
  
  二、单边主义的外交
  
  美国为什么不能建立反对伊拉克的国际统一战线?
  
  原因在于,国际体系和国内政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构。
  
  在国内体系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在野派,都有可能建立起来所谓的统一战线,都有可能有自己的坚定盟友。因为,各个阶层、阶级的利益关系是明显的,也往往是相对简单和统一的。工人和农民不得到自己行使国家机器的权利,就会在处于被剥削的困境。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最重要的问题。国内统一战线的建立,另一个方面在于,正如一条古老的格言所说,说服一万人可能比说服一个人还要容易。在国内政治中,道德、感情的作用更为明显。一个政府所做的,可能因为媒体的渲染而大失人心,最终导致下台;一个在野派所大力鼓吹的,反而因为符合了大众的各种心理,得到拥护而上台。希特勒不是依靠民众的支持而上台的吗?如果换成了国家为单元的国际社会,希特勒的个人魅力和煽动能得逞吗?当然不能!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国际体系是一个无政府状态的体系。既然无政府状态,就意味着各个国家都能独立的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关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A国和B国可能在经济上具有一致的利益,但是在政治问题和其他问题上却政治颇多。中国和日本不是这样吗?中日经济关系是一种高度密切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政治关系却阴霾重重。同样的,政治利益一致,经济关系却摩擦不止,80年代的美日关系不是这样的吗?既然利益关系如此复杂,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全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晋绥边区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敌后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西部和绥远省 (现属内蒙古自治区) 中东部, 西临黄河, 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 是阻敌西进的屏障, 是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前卫阵地;东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相接;南达晋南...[全文]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蒋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蒋介石当时无可替代的地位, 是在他实施的一系列内外政策中奠定的。虽然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实施效果存在差距, 但是, 1936年的以来各方面的发展迹象让人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 军事称雄 1928年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1936年9月两广平定后, 更是无人再有问鼎中原的能力。此外, 蒋加紧备军、整顿军务, 加强国防。其中包括实行征兵制度...[全文]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国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西安事变得以顺利解决, 不仅与蒋介石拥有抗日之心有密切关联, 客观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蒋介石在当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巧踞军政大权, 使得中国无他, 便很难凝聚在一个旗帜下。这种无人能替的影响力, 是他获释的必然, 也是西安事变能够和解的重要原因。这一核心地位亦可以从事变发生后的各派反应得到印证。 国民党虽...[全文]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从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6年, 杨虎城与张学良为逼迫蒋介石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而发起西安事变。这一事变成为从兄弟操戈到共同御辱的转折点, 在我国抗日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影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亦从未停止, 研究角度较为多样, 成果颇丰。学者何扬鸣论述了国际舆论对西安事变发展的影响;左双文分析了西安事变后以戴季陶、何应钦为中心的南京讨伐派状况;[2]占善...[全文]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南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制造出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现如今, 80多年过去了, 国外民众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已经出现断层。对此, 自2017年9月起, 笔者一方面委托朋友在外国向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另一方面亲自走访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区向来中国旅行、工作、学习或定居的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希冀能够粗浅地窥探当前国外民众对南京大屠...[全文]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域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多数国外民众尚不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在487位调研对象当中, 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仅有282人, 占比57.91%;而不知晓该事件的人数竟高达205人, 占比42.0 9%。可见, 较之亚美尼亚大屠杀和犹太人屠杀事件, 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全球的知晓度并不高, 数据反映有将近一半的国外民众完全不知晓该事件。此外, 在当前由互联网构建成的地球村里, 身为网络原住民的...[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