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历史论文 > 中国通史 > 史底层关怀的几点领悟毕业论文

史底层关怀的几点领悟毕业论文

作者2019-11-01 15:20未知
随着时代变迁,人类对历史的记载与传承经历了由结绳记事的“物传”到话语表达的“言传”,再到文字发明后“文传”的过程;步入现代社会,录音笔和摄像机的出现,使得对历史的记录又增加了“音传”和“像传”。但就记录面而言,自阶级社会以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被记录的历史大都是“统治阶层、社会精英和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则较少关注,“有之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少有血有肉的个案记录”。在现代民主政治及新史学观念的启蒙推动下,记录底层人的历史、让“底层人发声”已融入实践并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这对当下中国治当代史尤其是中共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底层人开口”会使“高大上”的党史不再“悬空”。历史本是合力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稳定的需要,高层通过制定政策调控整合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相关历史的不能如此简单。因为中共历史被赋予了“资政育人”的功能,应着这样的担当,高层怎样制定大政方针,各地如何贯彻落实,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互动等,上下结合、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需要尽可能地复原和呈现,通过“求真务实”的历史,为“资政育人”夯实根基。若没有多方面的观照和启发,人们便难以做到“换位思考”;缺失了感悟,“育人”也就成为空话。
 
然而,一如传统史学、传统党史更多时候受精英政治影响,所的大都为线条单一的高层政治及领袖人物。对这一问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胡绳有过评论。针对主流研究部门党史“多半都是会议史,法基本上是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的状况,他提出:应该多人民群众,总是政治、政策,最后没有到具体的人,没有落到人民群众的感受和社会具体的变化身上,所谓的政治就成了悬在空中的东西。
 
可见,让“底层人开口”,呈现普通党员和非党员群众在党的政策形成、贯彻落实中的互动与博弈,尤为必要。以新中国成立不久颁布实施《新婚姻法》 为例,传统党史记述的都是“旧式不合理的婚姻家庭关系受到冲击”,“爱劳动、爱学习、爱进步”的新家庭大量涌现,即“不要钱、不要地、就要找一个好女婿”,翻身的广大农民已深深地体会到主人翁精神。这种基调事实上过于单一。
 
由于中国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多种多样,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地区,也有着“十里不同音、八里不同俗”之别。这使得同样的方针政策,在各地贯彻落实时反映出的往往是不同面相与结果,尽显了历史的复杂性。复杂多重的历史,需要借助底层人的讲述来呈现。
 
做底层口述史应把握的“方寸”
 
[中国通史毕业论文]因真正意义上的口述史在中国大陆起步较晚,总体看来,当下做口述史的方法仍无一定之规,要想做成做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而这势必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即口述历史的底线,或称基本尺度。
 
这一“基本尺度”,口述史专家唐德刚的感悟与诠释,颇有发表指导意义,即“访问录音只是口述历史的一部分,录音以后的回放、誊清、校对、节删、增补、考订等等,麻烦不尽”,绝非现代化音像设备以及简单地“我问你说”或者“你说我记”的访谈所能涵盖。口述历史既然冠以“历史”二字,上述“底线”理当遵守,如台湾口述史学者许雪姬所言,“存真是口述史的最高原则”。毫无疑义,做底层口述史同样要把握这样的“方寸”。除此之外,笔者以为,从事底层口述史研究还应着意于以下两方面。
 
一是尽可能从生命史意义上来观照底层人的讲述。
 
口述历史本质上是主访人与受访人合力的结果。口述历史虽是被访人的讲述,又不单单取决于被访人。由于访谈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口述内容的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主访人需要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提纲或藏于心中的“线谱”来引导发问,让被访者讲出相关历史。“规划”引导下的历史记忆固然很有意义,但过于“主导”可能会遮蔽其余,不利于对历史的深入挖掘。
 
尤其是面对底层人的讲述,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小人物的“闲聊”没有章法,更应该提纲挈领地发问和主导,让他们更连贯更有效率地讲出有关记忆,以免浪费时间。殊不知,有时候那些看似无意义的“闲聊与闲扯”其实蕴含着更大意义。总之,拉长时间脉络,讲述者从生命史角度所谈的人生经历,理当引起主访人的关注、追问与记录。
 
二是应理解底层社会的生产生活逻辑。
 
陈寅恪先生曾讲:“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同理,做底层口述史自该读懂和理解底层人的生产生活逻辑;没有理解,谈不上关怀。
 
底层人的行事逻辑,也可称底层社会的“人情世故”。对研究者来讲,便是底层“生活常识”或曰“地方性知识”。做底层口述史,必须得具备相应知识。这是双方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打个形象比喻,有效访谈事实上是主访者让被访者产生“知心”的感觉,这样,讲述者才有可能抛开顾虑进行表达。特别是,若对方觉得主访人很懂底层人与底层的生活,通常都愿意讲,且讲述的时候尽可能地认真。从某种程度上讲,口述史如同开采“历史之矿藏”,主访人需事先“识矿”,才能更好地“采矿”。
 
若让民众实实在在地表达其所感所知,历史的面相即刻变得多重而复杂。具言之,诸如由“嫌农爱工”(农村女性择偶观“一工、二干、三教员,宁死不嫁庄稼汉”)引发的男青年的恐慌等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并最终导致离婚率升高,与政策初衷相悖。不仅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引起高层的担忧。与此同时,在广大乡村,各乡镇纷纷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区村干部“干预、调控”家庭、婚姻的做法重新被予以承认。在短短三年内,《新婚姻法》在离婚问题上由颁布之初的“放&{论文就找博学论文原创论文网}rdquo;到“收”的调整,正是底层民众各取所需、竞相博弈而使然。
 
总之,通过普通人的讲述,历史不再是“我挥手、你跟随”般的单调,“高大上”的党史也不再“悬空”。这种“上与下”结合的历史,主干与枝蔓兼具,有血有肉,丰满充实。
 
其次,“底层人讲述”有助于抢救与留存历史。
 
众所周知,历史不是自我呈现,而是被叙述表达的。表达历史的记忆主体,会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限制。一是局限于自身条件,贫病交加能减损记忆,死亡更是将个体记忆轻而易举地抹去;二是局限于社会环境,前已述及,长久以来底层人的话语权被遮蔽甚至被剥夺,久而久之,他们便形成了对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即存史的意识大为降低,甚至荡然无存。因此,本该留存的实物图像、文本资料等珍贵的物证被随意毁弃,对还原历史来讲,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深化当代史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当下,让底层人“众声表达”,不仅是纠正先前所犯错误的需要,更是对稍纵即逝、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料的抢救和留存。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中国通史]清末留学欧美运动的缘起
在清末以留学日本为主的大潮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留学欧美的活动。自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首批公派留美幼童和随后的福建船政学堂派学生留欧之后,到清末新政之前,没有派遣较大规模的学生留学欧美。随着清末新政时期鼓励留学政策的颁布,留学欧美也再度兴起,成为清末留学大潮的一部分,而欧美留学生则成为晚清中国留学大潮中文化学术水平非常优秀的群体。 一、早期留...[全文]
[中国通史]浅议中国通史革命发生的
观 中国通史 以来,革命在中国,好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少年来,革命在中国都是一个泛化的概念,陈胜吴广式的农民造反,似乎也是革命。而且一说革命,就是底层造反,起义,战争,混乱,然后颠覆统治者。这样泛化意义上的革命,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在中国,所有人似乎都有答案。这个答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革命就来了。 但是,在...[全文]
[中国通史]史底层关怀的几点领悟毕
随着时代变迁,人类对历史的记载与传承经历了由结绳记事的物传到话语表达的言传,再到文字发明后文传的过程;步入现代社会,录音笔和摄像机的出现,使得对历史的记录又增加了音传和像传。但就记录面而言,自阶级社会以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被记录的历史大都是统治阶层、社会精英和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则较少关注,有之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全文]
[中国通史]“三女戏”的思想文化根
一、三女戏的生物学根源 在远古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人类有感于被杀动物血流不止,血尽而亡,于是联想到血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联,血不仅可以赋予生命,同时血液中还寄存着生物体中难以捉摸的一种灵魂{论文就找博学论文原创论文网},灵魂的散失就意味着躯体即生命力的丧失。著名宗教学家爱德华.泰勒先生认为:最初的灵魂观念的出现就是人类从自身的生理心...[全文]
[中国通史]近代湘西历史研究不足之
关于近代湘西历史诸方面研究情况的介绍可以见到近代湘西历史研究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专门问题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但是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上述研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现在 中国通史毕业论文 作者就来给大家讲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围比较狭窄.近代湘西的历史范围无论从历史延续性还是从地理关联性上看都不是指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区...[全文]
[中国通史]近代政治史军事研究湘西
史学理论毕业论文方面关于近代湘西的研究,有很多,现在 中国通史毕业论文 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一个方面: 近代政治史、军事史研究比较集中,湘西抗战研究成为重点.代表性的成果如辛亥时期湘西史研究,主要有印盛威的《湘西护国战争浅探》(湖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向国双的《论湘西护国之役的天时地利论文范文》(怀化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王继年的《论护...[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