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
作者2019-07-29 22:56未知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深刻理解教材中木质的能力一、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单干式”,即学生的学习与教师不同步,一天用很长时问读历史书,或者一天读多木书,如占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等-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坚持不卜来,学习效果较差、经过几年的探索,本中国通史毕业论文对高三学生历史复习中自我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科学安排阅读进度,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的整体原则是学生与教师教学进度同步,即三轮阅读法- 第一轮用时最长五个月左右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做法是以考纲为主要参考对象,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可适当关注通史一、木轮阅读目标是“全面、细致、扎实”,一定要注意基础知识落实一、此轮阅读时问比较长,它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又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是三个月左右主要目的是配合专题复习进行专题阅读,以二轮复习参考书为主要线索,辅之以课木进行完善,进行跳跃式阅读。第三轮一个月左右一、目的是查漏补缺,回归基础知识一、通过对试卷,尤其是学生自己做错的试题入手,抓住失误的知识点并对此知识点进行先纵向后横向的拓展阅读一、另外,此时阅读要多看目录与前言,思考章节问的联系‘抓住阶段特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
二、加强阅读方法的发表指导,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
1.阅读时问要有保障 在第一轮阅读中,根据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定时定量”,学生自己课卜每天用于历史学科的阅读时问每天以二十分钟为宜,时问再多就坚持不卜来了一、当然,如果历史学科成绩特别差,其他学科成绩又较好的学生可以每天多用一些时问历史阅读时问以放在早晨起床后为最佳,阅读内容以与教师教学同步内容为最佳_、如果有事耽误了,第二天也要补上一、以中国占代史为例,教学计划用时一般在六周左右每天二十分钟阅读时问基木上可以读两课时,当中国占代史复习结束时,学生基木能自我阅读三遍一、如果把教师授课时的一次阅读计算在内,学生就发表了四遍_、二轮复习时阅读仍然要与教师教学同步,根据时问安排自我调控,但是专题内容、重点内容,学生自己阅读的遍数不能少于两遍一、三轮阅读由于时问短,更需要加强针对性,主要是针对错题反映的漏洞而阅读,当然有条件和能力的学生仍可以通读一遍。
2.要精读教材 精读是学好一门课程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学生通过精读教材,对单元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采用目录式、标题式的方式,提高整理归纳能力,把握好课木的知识体系,能画好结构图,形成主线条与知识点的完整链接;学{论文就找www.123yc.com原创论文网}会分析图片和漫画,把握好主旨,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事件的结果及影响等;读懂地图,做到与地理学科的有机结合,达到综合学习和运用的效果,便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人意,最人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对课后的知识链接及习题要及时处理,尽可能让学生自行处理一、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力争对教材要全面、重点、多层次掌握。
3.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对教材进行点、勾、圈、批注等再加工,对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的时问、事件、关键词等进行简要摘记‘词语要少而精‘最好用一个木‘以口记形式,在卜一次阅读前先把前一天的摘要快速浏览一卜,形成滚动式阅读记忆,保持记忆的流畅性、长期性一动笔阅读还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一。
三、在阅读中应注意的事项
1.把握历史学科中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如中国占代史中的中央集权制度、重人政治改革;中国占代经济史中的历代统治者的经济措施、土地政策;中国现代史中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世界近现代史中的资木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国际关系及与之相关的三次革命等。
2.从整体角度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注意占今中外横纵的联系 重视构建知识结构,在章节知识结构和小的阶段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一、知识结构揭示了历史事物的联系,是理解教材提高综合能力的桥梁通过)’一泛阅读,总结出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社会开始剧变时期的特点:从政治角度,我国开始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角度,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加明显;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凸显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时代特色。
3.学生的长期坚持与监督 学生课卜的阅读是一个长期过程,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坚持一、解决它首先是依靠学生自我严格要求,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其次,是教师或学生的不断关注、监督与激励;再次,学生可以采取对考或联想等方式增加学习乐趣。总之,对历史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和高考,而应该从学生一生发展的高度着眼,真正为终生学习服务一、由“授之以色’,到“授之以渔’,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极教育目标。
以上内容由博学论文网金主编整理,为毕业生论文素材。
- 上一篇:“三女戏”的思想文化根源中国通史毕业论文
- 下一篇:史底层关怀的几点领悟毕业论文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中国通史]清末留学欧美运动的缘起
- 在清末以留学日本为主的大潮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留学欧美的活动。自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首批公派留美幼童和随后的福建船政学堂派学生留欧之后,到清末新政之前,没有派遣较大规模的学生留学欧美。随着清末新政时期鼓励留学政策的颁布,留学欧美也再度兴起,成为清末留学大潮的一部分,而欧美留学生则成为晚清中国留学大潮中文化学术水平非常优秀的群体。 一、早期留...[全文]
- [中国通史]浅议中国通史革命发生的
- 观 中国通史 以来,革命在中国,好长时间以来,都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少年来,革命在中国都是一个泛化的概念,陈胜吴广式的农民造反,似乎也是革命。而且一说革命,就是底层造反,起义,战争,混乱,然后颠覆统治者。这样泛化意义上的革命,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在中国,所有人似乎都有答案。这个答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革命就来了。 但是,在...[全文]
- [中国通史]史底层关怀的几点领悟毕
- 随着时代变迁,人类对历史的记载与传承经历了由结绳记事的物传到话语表达的言传,再到文字发明后文传的过程;步入现代社会,录音笔和摄像机的出现,使得对历史的记录又增加了音传和像传。但就记录面而言,自阶级社会以来,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被记录的历史大都是统治阶层、社会精英和政治方面的活动,对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则较少关注,有之也多为枯燥的统计数据,缺...[全文]
- [中国通史]“三女戏”的思想文化根
- 一、三女戏的生物学根源 在远古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人类有感于被杀动物血流不止,血尽而亡,于是联想到血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关联,血不仅可以赋予生命,同时血液中还寄存着生物体中难以捉摸的一种灵魂{论文就找博学论文原创论文网},灵魂的散失就意味着躯体即生命力的丧失。著名宗教学家爱德华.泰勒先生认为:最初的灵魂观念的出现就是人类从自身的生理心...[全文]
- [中国通史]近代湘西历史研究不足之
- 关于近代湘西历史诸方面研究情况的介绍可以见到近代湘西历史研究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专门问题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但是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上述研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现在 中国通史毕业论文 作者就来给大家讲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围比较狭窄.近代湘西的历史范围无论从历史延续性还是从地理关联性上看都不是指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区...[全文]
- [中国通史]近代政治史军事研究湘西
- 史学理论毕业论文方面关于近代湘西的研究,有很多,现在 中国通史毕业论文 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一个方面: 近代政治史、军事史研究比较集中,湘西抗战研究成为重点.代表性的成果如辛亥时期湘西史研究,主要有印盛威的《湘西护国战争浅探》(湖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向国双的《论湘西护国之役的天时地利论文范文》(怀化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王继年的《论护...[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