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分析培养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2019-03-25 11:14未知
自主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非常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它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体,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实践、质疑等实现日常学习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自我反思的结合。
二、高中化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学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迫性学习,学生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鼓励学生去主动性学习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魅力,努力钻研本专业的学术问题,保证师生间形成融洽的关系,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得到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学科虽然比较抽象,但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事物,进行化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电解原理及其应用》这一章节,可以这样创设问题: “同学们知道电池的发电原理吗,电池是怎样发明的呢,它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创设,引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知识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始新一篇章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活跃的,积极的,主动探求的,从而保证日常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需要善于利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好棒,你进步很大等之类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欲望的提升,教师也要鼓励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勉励,相互进步。通过这样的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大大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做好课前部分、课堂部分、课后部分三个方面,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的优化。在课前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自学任务,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功课,教师要做好一定的备课工作,预设问题,精心编制导学案并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这种良好的学习身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创造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春期,让他们一直保持高度的课堂自觉性、自调性是不容易达到的,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学生不专心听课的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注意力的调节问题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发表指导及帮助,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重难点的适时调整,有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可以简略带过,因为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容易降低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针对那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教师要有条理、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思考及探究。比如,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一节课中,针对比较抽象性的计算定理,教师可以先由简单的化学原理入手,再逐步展开比较复杂的化学公式原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速及语调,偶尔的语速及语调变化,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密不可分,课后环节是课堂环节的延伸,通过对课后环节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留设适当数量的作业,做好学生作业的及时批改及反馈,保障学生的自我检查及自我学习,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应该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自我学习、学生间互动式学习,预留一定的学习笔记整理细化时间,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强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状况,进行课前、课堂、课后环节的反思,不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精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3. 做好归纳与总结,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引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工作,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及归纳工作,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学习能动性及自主性的提升,保证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过分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学习上的自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及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教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将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找到一种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三、结语
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及总结,要将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变为现实化、简单、易懂的生活原理,让学生爱学、想学,在让人愉悦的教学氛围下,开展自身的主动性学习探究,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循环,有效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
-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众多方面的反思
- 下一篇:简述初中数学“学”“讲”融合的相关理念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中等教育]【教育硕士论文】如何让
- 中等教育硕士论文 :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也就是顺利进入高等学院进行学习。这就使得教学与学习存在较大目的性,不关注教材以外的内容。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互动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师生互动频率,拉近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互动教学模式概念及作用分析 1.1概念界定 随着当代教育持续改革,出现了很多...[全文]
- [中等教育]【教育硕士论文】初中信
- 教育硕士论文 : 现代教育强调设计及科学的教学设计,因为这是当前教育的规划,是由其针对性和教育目的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我们顺利发表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过程、保证教学效果所必需的。信息技术教学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地理知识,让复杂变简单,让抽象变具体,让无聊变成精妙,达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中间最引...[全文]
- [中等教育]导学案教学模式在语文教
-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如何走出教学困境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面对的新挑战。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较好的解决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本文就是针对 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导学案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1.引言 长期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影响很大,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全文]
- [中等教育]简述初中数学“学”“讲
- 数学是初中阶段重点教学科目之一,其所承载着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致使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身的 教 ,而忽略了学生的 学 ,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引进 学讲计划 教学策略,在...[全文]
- [中等教育]简要分析培养高中化学课
- 自主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非常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它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主体,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实践、质疑等实现日常学习问题的解决,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自我反思的结合。 二、高中化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教学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全文]
- [中等教育]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众多方
- 须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反思。具体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走或少走弯路。 一、认清反思的含义 反思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常进行的一种行为。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反思就是在教学中把自我和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进行必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