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 > 浅谈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浅谈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作者2019-07-10 15:12未知
  摘要:我们都知道,文学与艺术是“不分家”的。文学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赋予了文学“现代化”的气息。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正是现代文学有别于普通语言的关键所在。文学语言源自于生活,又强化了生活语言,使得读者进入文学艺术所描绘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的都是作者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此篇文学论文浅要论述了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现代文学;普通语言;艺术特点
  
  文学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整体来说,文学所具有的构成系统主要包括了文学的“意”和文学的“形式”[1]。传统文学过多强调了文学的“意”,认为文学的形式是次要的,以意为主。现代文学则注重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正是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对抗与统一,促进了文学的和谐发展。
  
  一、现代文学
  
  现代文明在进步,人们的思想随着文化的车轮不断向前,有了更加丰富、细腻的发展。思维的优化塑造了更加富有艺术特点的现代文学。从明朝末期“西学东进”到“白话文的尝试”,再到五四运动,使得白话文定型成为文学主流。现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分歧、争论、交锋。细微到每一个社会的微小变动中,鲁迅、胡适等人为现代文学立下了“汗马功劳”,于坚、贾平凹等人实现了现代文学的继承与开拓。
  
  二、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文学作品体现了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从这一层面来说,它就类似于一副生动的图画。画中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态。作者以文学语言这只画笔,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甚至不需要与现实生活相关,单纯的表达作者的某种感受或者感情就可以了。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也就是它区别于生活、区别于科学的独有特点[2]。
  
  1、形象性
  
  现代文学总的艺术特点即——形象性。现代文学的这一点主要是将其与科学着作相区别的。我们都知道,科学着作讲究的是高度的思辨性,这一特性赋予科学语言抽象的特点。而现代文学则主要是通过感性、形象的描绘来“绘声绘色”的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情绪。另外,科学着作所采用的科学语言是极富逻辑性的,赋予了科学语言严谨的特点。而现代文学所传达的信息会随着不同的读者感受不同而变化,它带给读者的更多的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体验。
  
  2、情感性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有一篇作品的情调”[3]。文学,就是配合作品的情调而生的,例如,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悲哀的情调,在选择语言的时候,就会去选择哀伤、低沉的字,增加悲壮氛围的句子。而读者在阅读这种文章的时候,语速就要缓慢,使得“悲情”呼之欲出。文学的情感性不仅仅局限于文章内,我们应当去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捕捉作者的情感脉络,进而得到作者想表达的“意”。
  
  3、音乐性
  
  现代文学的音乐性和形象性、情感性是息息相关的。现代文学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语言形式特征方面,例如行文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丰富的情感境界等。这些语言形式特征能够帮助作者塑造更加贴切、真实的情感,使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官体验。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多数压“ang”韵,且交替、反复出现“ang”、“ou”,巧妙的运用了音乐中的练声方式,体现了现代文学的音乐性。此外,《雨巷》作为一首诗歌,长短句的交错具有节奏美感,长句富有深情,短句增添了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歌扬抑有序、朗朗上口、余韵无穷。
  
  4、个性色彩
  
  人物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方面之一,文学作品塑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现代文学作品重点强调了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笔者此处以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红楼梦》为例,作品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各自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让人印象深刻。而文学史上,更是留下了众多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例如普希金、葛朗台等。而作家创作的文学风格格式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例如严谨细腻的矛盾、浪漫奔放的郭沫若、沉郁含蓄的鲁迅等,常常闻其文就能够识其人了。
  
  5、朦胧美
  
  如前文所述,文学作品就是传达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与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具有相似的特点,读者通过阅读作者塑造的文字,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来体验作品中想要表达的艺术形象。然而,由于不同的读者生活阅历和想象能力的不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对于相同的作品势必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也正是现代文学所追求的,让读者“似曾相识”,却又如同“雾里开花”,现代文学的朦胧美增加了读者的探索精神和阅读兴趣。
  
  三、结束语
  
  现代文学是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的复杂特性,又具有文学艺术的美感和魅力。现代文学毕业论文作为传递作者情感体验的载体,现代文学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相似,通过形象的塑造人物、语言、背景等因素,使得现代文学作品富有音乐性、个性色彩、朦胧美以及情感性等艺术特点,带给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并通过文章的“言外之意”,读起来耐人寻味,让人深思。
  
  参考文献:
  
  [1]吴永强。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互文性考察[J].当代文坛,2017(1)。
  
  [2]臧文静。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封面的图像艺术——以鲁迅作品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6(24)。
  
  [3]王秋秋。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从多元化到多样性渐变的社会根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它们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的伟大作品。新时期以来,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此 文学论文 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和延传的历史进程,展现了现代文学经典在延传中的变异和重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延传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萌芽、...[全文]
[现代文学]浅谈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摘要:我们都知道,文学与艺术是不分家的。文学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赋予了文学现代化的气息。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正是现代文学有别于普通语言的关键所在。文学语言源自于生活,又强化了生活语言,使得读者进入文学艺术所描绘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的都是作者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此篇 文学论文 浅要论述了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全文]
[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转型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五四运动,提倡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这场文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也成为我国语言变革的起始点,对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语言变迁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 文学论文 主要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论述了语言变革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所...[全文]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流派,是当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奠基。该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 从多重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文学...[全文]
[现代文学]浅析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经济变化、社会生活变迁密切相关。文学作品的世界化、民族性、现代性、市场性以及民间倾向特征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被显露出来。现代文学创作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们的文学艺术不能被市场所捆绑,应理性看待,关注文学创作本身。此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 将就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趋势;...[全文]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
摘要:中国文人多从民间走来,他们对乡土风俗的嗅觉相当灵敏。乡土风俗是某个特定社会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更从点滴中渗透出维系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从不同角度探究此类作品中乡俗叙事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感知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心中的乡土世界。此 文学论文 就此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俗叙事情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文学;乡...[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