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 > 浅析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浅析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2019-07-01 10:28未知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经济变化、社会生活变迁密切相关。文学作品的世界化、民族性、现代性、市场性以及民间倾向特征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被显露出来。现代文学创作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们的文学艺术不能被市场所捆绑,应理性看待,关注文学创作本身。此现代文学毕业论文将就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趋势;民族性;现代性
  
  我国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西方新思潮与新闻学的传播影响,我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初步改良。其中,新文学运动中倡导以白话文为旗帜,反对文言文,向封建文学展开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巨大变革。中国现代文学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化,集、民族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特点为一体。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拓展,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也发生巨大变化。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发展转换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系统。
  
  1.1世界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地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广泛与频繁。现代文学创作也在世界化视野中逐渐拓展。文学创作由章回体小说转化成西方化的短篇小说创作。鲁迅的《狂人日记》,下至邱华栋的《公关人》。诸如《小巷深处》《围墙》《李双双小传》《亲人》《七根火柴》《达吉和她的父亲》《长长的流水》《月食》《在悬崖上》等着名短篇小说在这一时期涌现。以白话文为代表、以短篇小说为创作格式的现代文学的世界化特点更加鲜明。同时期,西方翻译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曹靖华翻译了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如契科夫的作品集,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张谷若翻译的英国文学作品诸如《德伯家的苔丝》,傅雷对法国文学作品《巴尔扎克全集》的翻译等,文学工作者们不仅仅满足于小说创作过程,同时通过翻译西方作品,借用外来文学反映社会问题。此外,文学创作的环境与对象也更多地展现了世界各地的风采,现代文学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人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欣赏到不同于中华民族的世界之林。而同时基于世界化视野下的现代文学作品也为世界认知真正的中国提供了形象的阅览平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1.2民族化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同样都是现代性的产物。新文学运动之后,西方启蒙话语、救亡图存话语以及阶级解放话语的影响,使得我国现代文学拥有了其内在独立的价值取向,民族性是其特性之一。在整个20世纪至今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文学的民族性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阿Q正传》等文学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民族形式的文学创作。他的文学作品对选择民间社会千姿百态的百姓生活,人间的疾苦、百姓的穷困,对人民的革命热情与觉悟报以热切希望。此后,矛盾农村三部曲、闻一多《红烛》《死水》、夏衍《包身工》、沈从文《湘西散记》、吴晗《海瑞罢官》等作品中将民族性细致到了字里行间。在新时代下,民族性仍然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余华凭借《活着》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在这部小说中的韩版自序中,无数次提及我们中国人、中国的一句成语、中国的语言,在外国文学论坛上的发言也坚称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直以中国的方式成长与思考。《活着》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内心的民族根性密切相关。现代文学的民族性,既代表着文学作品的文学传承力,也是体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独特性质的个性集合。
  
  1.3现代化
  
  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建构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实践,在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下,“现代性”本身就昭示着一个人类进化的链条上崭新的历史阶段的形成。在世界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把西方的近代、现代的两个阶段性进程压缩合并。中国作家在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其文学创作也带有了现代性特征。从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郭沫若《女神》的表现主义形象了运用了现代理念与技巧。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真正思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对人的自由、人性有深刻的见解与描述。


       钱钟书的着名文学作品《围城》中,主题表现的现代性、形象主体的现代性、话语表达的现代性、叙事方式的现代性引人深思。着力倡导意志力量与精神信仰的重要性,面对西洋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封闭保守、愚昧落后的一面被无情地揭示出来,传统文化的束缚使人丧失独立个性,为摆脱困境,主人公痛苦挣扎,这种文化反思也是现代性的一种体现。周作人的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张爱玲小说中对人性的剖析,冰心小说中对美好人性的赞扬等,运用千姿百态的文学形式、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和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使中国现代文学朝着现代性建构与发展。在当今时代,文学创作中的内容、形式也承载了更多现代化思想,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持续更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数据呈现大爆炸状态,在这样一个文化快速变迁的时代,现代文学无论是创作形式还是消费市场都经历了从作品到商品的转变。在此前,现代文学作品面向读者、面向大众探讨的更多是作品的文学性与内涵外延,而新时期下,文学市场化走向更加明显。现代文学被宣传的的、能融入社会大众的是反而是作品的讨论市场。消费时代,一个文学作品的存在空间被无限地缩小,数以万计的作品在各大论坛、报纸媒、网络平台被刊登,纯文学的筛选难度增大。很多诗人、作者、文学工作者将文学创作变成讨好读者群的商品,原创作品与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源正渐渐干涸。
  
  1.4民间倾向
  
  民间文化形态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现象。传统意识观念的根深蒂固与地域限制,使民间与外界社会的互动存在间隙。但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民间倾向广泛存在。在五四运动、新文学运动开展前后,妇女解放、妇女的民主权利问题都是知识分子文学创作的重要话题。而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文学创作开始真正从民间立场出发,在文学作品中保留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对大时代背景下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等对湘西特有民间风貌的刻画,以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植根于民间,体现民间理想的作品层出不穷。尽管其中也有部分只注重形式,运用不同文学样式如评书、章回体小说等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但在时代潮流背景下被逐渐摈弃。而真正融入民间文化精髓、表达民间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广泛流传至今,向社会展示了不同的城市景色、四时风光、节令风俗、季节蔬果、胡同风情、民间礼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民间性倾向,体现了民间文艺民主传统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与继承。
  
  (二)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现代文学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结构组成以及手段方面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现代文学是五四运动之后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具有真正现代意义的文学形式此文学论文很好的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参考文献
  
  [1]阮娟。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李齐鑫。论现代文学“民族形象”的生成与建构[J].北方文学,2011(2):132-133.
  
  [3]高玉。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J].广东社会科学,2004(3):128-134.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它们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的伟大作品。新时期以来,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此 文学论文 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和延传的历史进程,展现了现代文学经典在延传中的变异和重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诞生;延传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萌芽、...[全文]
[现代文学]浅谈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摘要:我们都知道,文学与艺术是不分家的。文学就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赋予了文学现代化的气息。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正是现代文学有别于普通语言的关键所在。文学语言源自于生活,又强化了生活语言,使得读者进入文学艺术所描绘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的都是作者的心理状态与情感。此篇 文学论文 浅要论述了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全文]
[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转型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五四运动,提倡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这场文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也成为我国语言变革的起始点,对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语言变迁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 文学论文 主要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论述了语言变革对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并从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所...[全文]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产生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特殊历史阶段。受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特点。西方现代文学大量涌入,带动了翻译思潮的兴起,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并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多流派,是当代文学思潮形成的奠基。该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 从多重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文学...[全文]
[现代文学]浅析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经济变化、社会生活变迁密切相关。文学作品的世界化、民族性、现代性、市场性以及民间倾向特征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被显露出来。现代文学创作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我们的文学艺术不能被市场所捆绑,应理性看待,关注文学创作本身。此 现代文学毕业论文 将就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趋势;...[全文]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
摘要:中国文人多从民间走来,他们对乡土风俗的嗅觉相当灵敏。乡土风俗是某个特定社会的乡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更从点滴中渗透出维系社会稳定的精神力量。从不同角度探究此类作品中乡俗叙事的内容和特点,有助于感知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心中的乡土世界。此 文学论文 就此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俗叙事情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文学;乡...[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