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蒋介石与结拜、兄弟联盟与政治企图
作者2019-08-30 14:35未知
该篇史学理论毕业论文讲述了蒋介石与结拜、兄弟联盟与政治企图,江湖上结拜的原始含义是为了义,因而结拜又叫结义.但当江湖上的结拜蔓延到政治领域之后,这种结拜就变了味,就演变成一种用江湖的形式所掩盖的政治企图.有政治色彩的结拜,就是要造就短暂的利益共同体---兄弟联盟.这种结拜也会形成兄与弟的江湖亲情,有时还要举行仪式、交换名帖。名帖上上信誓旦旦的话语,发誓赌咒要同生共死,富贵共享.这一切不管是真的假的,还真有作用。
蒋介石逐鹿中原时的几次结拜就颇富政治色彩.蒋介石曾与李宗仁义结金兰,但依然不妨碍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甚至要打得头破血流.1926年8月,蒋介石同李宗仁结为兄弟,在给李宗仁的兰谱上,蒋介石得情真意切: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同德,生死系之。同志,是说在政治上志同道合;同胞,是说感情上没得说,已经好得像亲兄弟.李宗仁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但面子上抹不开,也依样画葫芦,把蒋介石给的结拜誓词照抄完事。两厢情愿,这样结拜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在北伐前,蒋介石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但其资历与作风不足以服众,手下的其他6个军长都对他有点不满.这次结拜使蒋介石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李宗仁先生后来的感受是这样的:"蒋先生给我的兰谱,后来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向武汉进兵,我身陷沪上,因军中无主,致全军瓦解,连我的行李也一道遗失了.兰谱中,所谓亲如兄弟、同生同死,转瞬间竟变成兵戎相见、你死我活了.难怪有深见的人曾说,政治是最污浊的东西啊选"不管李先生发出怎样的感叹,蒋先生都是最大的赢家了。
不得不承认,蒋介石是具有江湖智慧的一个人.蒋介石似乎有结拜的瘾,同李宗仁结拜还不够,他还要同冯玉祥结拜.蒋介石在同冯玉祥结为兄弟的帖子上的是:"安危共仗,甘苦共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这同样是感人至深的一段话,包含有沧海桑田的不渝真情.蒋介石并且恭谨地以契弟自居.性情豪爽的冯玉祥被深深感动了,他给蒋介石的帖子上的是:"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但正像有句谚语所说的,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蒋介石在摆平了李宗仁的桂系后,就开始收拾冯玉祥的西北军。
但西北军也不是好啃的骨头,它当时有42万人,从这篇历史论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中原大战开始时,也让蒋介石的 军颇吃了一些苦头.但蒋介石有的是办法,战场上达不到的效果就在战场外去得到.蒋不与冯玉祥玩真的、硬碰硬,他使用太极手法化解冯玉祥.蒋主要用收买和拉拢的手段先后把冯手下大将韩复榘、石友三以及梁冠英、张印满、王修身等高级将领收归在自己旗下,用河南省主席之职稳住了吉鸿昌,这样冯的西北军就不成样子了。
蒋介石不仅同李宗仁、冯玉祥结拜,张学良将军也是他的结拜兄弟.看样子蒋介石是尝到了结拜的甜头.蒋与张学良的结拜,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政治成效.首先,张学良能率领东北军和平地归顺 政府,恐怕就与他们的结拜很有关系.其次,1930年军阀大战时,张学良帮助谁谁就能获胜,结果张学良率兵入关帮了蒋介石.再就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没有抵抗,蒋的策略得到贯彻,而蒙上"不抵抗将军"恶名的却是张学良."西安事变"中,讲究信义的是张学良,不讲情义的却是蒋介石.张学良被长期监禁,其政治生命就此完结。
在《金陵春梦》中我们看到,厚道敢言的冯玉祥总是尽职尽责、忠心耿耿,滑头的蒋介石却总是应付周旋、虚与委蛇.这恐怕就是蒋与以上几位军事将领结交的真实面目,该书的这种不皆是"小说家言"。
有政治色彩的结拜,总是先论政治,再讲交情的,蒋介石是这样,戴笠也是这样.戴笠就曾与王亚樵义结金兰.其时戴笠还没有发迹,还在上海滩流浪;而王在江湖上以豪侠著称,赫赫有名.王亚樵人称王老九,他不仅是上海"斧头党"头领,而且还从事社会背景颇为复杂的暗杀活动,因而又有"暗杀大王"之称.戴笠发迹后,曾向蒋介石推荐王,但蒋对王这一类人似乎没什么好印象,他这样批示:"这种人不可用."蒋发话了,戴只有惟命是从,并且站稳立场.王亚樵则不满戴笠的这种态度,手足之情就此中止。
张作霖之所飞黄腾达,一统东三省成为东北王,讲江湖义气并且靠结拜结成兄弟联盟,也是其发迹的一个基点.他的那一帮老哥儿们,以及以后在东三省担任要职的一些心腹骨干,都是他以前在江湖上混时结交的兄弟,如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张作霖之所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走,也与他的这些兄弟出生入死地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所以张作霖的成功首先就是江湖的成功,这是他政治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前提.这不免让人想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项羽基本上是凭一人之力与刘邦集团厮杀,而在江湖领域及江湖手法使用上,基本上是个白痴。
从历史上看,许多政治人物在政治上成功,总是同时包含着其在江湖上的成功的.凡是江湖上的弱智者,一般说来,他们在政治道路上都走不远。《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本来是梁山泊的老大,但他是个相当不会处理江湖关系之人,加上器量太小,最后只落得被林冲一刀杀了的结局。
进入政治的江湖和使用江湖的政治,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结拜的方式组成利益共同体.《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既现实地获得了左膀右臂,又赢得千古传颂的江湖好名声。该篇史学理论毕业论文就这样,刘备成功地发表了由江湖人物向政治人物的过渡.蒋介石在连年军事征战中能够一统中原,也与他所擅长的江湖结拜有着莫大的关联。利用江湖义气结成具有政治意味的兄弟联盟,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产政治。
- 上一篇:关于对政治文化体现民族性认识的探讨
- 下一篇:商鞅、韩非子政治思想探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历史的
- 本片 历史毕业论文 就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论文这一主题开展。就科学编史学来说,其中有若干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的、本质的,对于任何科学史的研究(乃至于阅读)都是无法回避的,当然,对之有关的争论也是持久的。在本章,我们就将讨论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即对历史的辉格解释的问题。 在当代西方的科学史文献中,象历史的辉格解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全文]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对历史
-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历史主义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则为学界所认同,它在历史主义史学方法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历史主义发展内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历史主义是我们追寻历史本真的一把钥匙。对于历史主义概念的界定至今国内外史学界还未达成一致观点,但历史主义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则为学界所认同,它在...[全文]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新民主
-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由此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20世纪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重大变革之一。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除了社会主义理论局限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选择,这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强烈愿望的表现,而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和公私兼顾政策所形成的均衡发展机制,似乎不能保证这...[全文]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中国传
-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全球化已经是一个逃不掉躲不开的趋势了,全世界讨论的,已经不再是全球化的可能性和为什么的问题,全球化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已经逼迫我们去面对,面对新的世界,同时面对我们自己,到底处在这个所谓地球村中的我们,有个什么样的昨天。 李慎之先生生前一篇文章里分析得很透彻,全球化,实质就是美国化。在我看来,美国化,不是西化,西方文明...[全文]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酒泉地
-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酒泉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多次被我国作为重要的地点进行科学利用。其位置处于河西走廊西端,所辖地区有余塔县、玉门市、肃州区、敦煌市等。大家对酒泉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它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而得知。其实,酒泉的史前文明历史悠久,非常值得关注。众所周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造就了埃及文明。同理,由于祁连山具有季节性冰雪融水的特点,酒泉地区...[全文]
-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德化窑
- 历史毕业论文 :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德化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资料显示,其制瓷业源始于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逐渐兴起,明清时期发展至顶峰阶段。特别是明中后期以来,随着窑炉技术的提高和胎釉配方的改良,德化窑陶瓷获得中国白美誉,是中国白瓷的代表,其中尤以观音瓷雕塑像发展最为突出。 1 观音形象的中国化演变历程简述 作为智慧与慈悲象征的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