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国外民众认知调查浅析
作者2019-07-16 16:36未知
前提:此前历史论文小编看到一个抖音视频,有一个博主假装日本人向南京人问路,南京民众都是很热心的教这位“日本朋友”怎么去地铁站。国内民众记得南京大屠杀事件,但是用公正的心态来帮助日本人。
本文是一篇近代历史论文,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屠杀事件来来分析向国外发放问卷, 另一方面亲自走访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区向来中国旅行、工作、学习或定居的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希冀能够粗浅地窥探当前国外民众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知情况, 并为后期我国开展相关对外传播活动提供意见建议。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 辅之以人物访谈。在“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效果”的主题范畴下, 笔者对问卷可能涉及到的基本信息问题, 主、客观性问题及检验性问题进行反复论证, 最终确立信息获取渠道、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基本信息的认知情况、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定性态度、对我国传播方式的认知情况、对日本政府系列行为的判断等测量指标。同理, 为了克服纯数据分析造成的“重现象轻原因”问题, 笔者在调研过程中, 随机对部分调研对象围绕某一话题进行简单访谈, 了解其认知态度背后的原因。
本次历史论文调研, 笔者总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500份, 剔除废卷, 其中有效问卷487份, 回收率为100%, 有效率为97.40%。在有效的样本中, 电子问卷205份, 主要在德国、美国、荷兰、新加坡、伊朗等国外地区发放;纸质问卷282份, 其中在南京发放146份, 在广州发放78份, 在北京发放58份。考虑到南京为笔者长期居住地, 且为大屠杀爆发的当事地点, 因此所占的比例较大。
从来源地区看, 本次调研对象包括了全球六个大洲 (仅缺少南极洲) 。其中来自亚洲的有141人, 占28.95%;来自北美洲的有112人, 占2 3.0 0%;来自欧洲的有107人, 占21.97%;来自南美洲的有58人, 占11.91%;来自大洋洲的有39人, 占8.01%;来自非洲的有30人, 占6.16%。由于各大洲经济发展条件不同, 来华旅居的人数也存在差异, 因此对样本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在可控范围内可忽略不计。从性别分布看, 本次调研对象中, 男性有282人, 女性有205人, 基本符合全球性别人数比例。从年龄分布看, 本次调研对象年龄分布相对集中, 主要呈现正太分布, 以青壮年群体为主。其中, 20-35岁年龄阶段的人数最多, 有346人, 占71.05%;其次是35-50岁的有88人, 占18.07%;随后是20岁以下的有29人, 占5.95%;超过50岁的有24人, 占4.93%。鉴于青壮年群体是全球的主体力量, 也是我国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的核心受众, 因此年龄分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社会管理透视国外执政当局的治国理政之得失
- 上一篇: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研究报告
- 下一篇:2019年历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全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晋绥边区是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敌后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它位于山西省西部和绥远省 (现属内蒙古自治区) 中东部, 西临黄河, 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 是阻敌西进的屏障, 是保卫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前卫阵地;东与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相接;南达晋南...[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蒋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蒋介石当时无可替代的地位, 是在他实施的一系列内外政策中奠定的。虽然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实施效果存在差距, 但是, 1936年的以来各方面的发展迹象让人民重新燃起了希望。 (一) 军事称雄 1928年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1936年9月两广平定后, 更是无人再有问鼎中原的能力。此外, 蒋加紧备军、整顿军务, 加强国防。其中包括实行征兵制度...[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国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西安事变得以顺利解决, 不仅与蒋介石拥有抗日之心有密切关联, 客观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蒋介石在当时的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巧踞军政大权, 使得中国无他, 便很难凝聚在一个旗帜下。这种无人能替的影响力, 是他获释的必然, 也是西安事变能够和解的重要原因。这一核心地位亦可以从事变发生后的各派反应得到印证。 国民党虽...[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从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6年, 杨虎城与张学良为逼迫蒋介石一致对外、共同抗日而发起西安事变。这一事变成为从兄弟操戈到共同御辱的转折点, 在我国抗日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影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亦从未停止, 研究角度较为多样, 成果颇丰。学者何扬鸣论述了国际舆论对西安事变发展的影响;左双文分析了西安事变后以戴季陶、何应钦为中心的南京讨伐派状况;[2]占善...[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南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制造出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现如今, 80多年过去了, 国外民众关于该历史事件的记忆已经出现断层。对此, 自2017年9月起, 笔者一方面委托朋友在外国向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另一方面亲自走访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区向来中国旅行、工作、学习或定居的国外民众发放问卷, 希冀能够粗浅地窥探当前国外民众对南京大屠...[全文]
-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毕业论文】域
- 本文是 近现代史毕业论文 ,多数国外民众尚不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在487位调研对象当中, 知晓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仅有282人, 占比57.91%;而不知晓该事件的人数竟高达205人, 占比42.0 9%。可见, 较之亚美尼亚大屠杀和犹太人屠杀事件, 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全球的知晓度并不高, 数据反映有将近一半的国外民众完全不知晓该事件。此外, 在当前由互联网构建成的地球村里, 身为网络原住民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