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地球变暖的救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工业
过多的温室气体对于整体大气来说,就是一个沉默的气候杀手。
夏威夷研究人员便有报告显示,大气中含有百万分之400(ppm)的二氧化碳(CO2)──这已远超过标准值的上限。
虽然超过这项指标就意味着地球会继续暖化下去,但仍有希望可以缓解这个危机。
为了要减少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将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更有用的材料。
找到一种有效的催化剂由Beatriz Roldan Cuenya 教授领军的团队,一群来自德国波鸿大学(Ruhr-Universität Bochum,RUB) 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选择性地的转化为乙烯。
乙烯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农业中经常使用,可使果实成熟。当转变成聚合物时,乙烯就变成为聚乙烯。
但该群科学家说使用催化剂来将CO2 电转化为有用化学物质还不够有效,因为该材料目前仍不具有高选择性。
这材料产生过多的副产品且极少的乙烯。但现在全然不同了,因为RUB 科学家们又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现。
Hemma Mistry 教授;一名博士生兼此研究的成员,使用氢或氧等离子体处理的铜膜作为催化剂。使用这些等离子体处理,Mistry 改变了铜膜的表面性质,让其降低粗糙度并氧化,她有系统地测试不同等离子体参数,直到达到最佳的表面性能。
比起一般传统的铜膜催化剂,最好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烯产率,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选择性来进行,这大大地降低了不必要的副产品生成。
Roldan Cuenya 教授说:“对于这个材料来说,这是一个创新的纪录。”
为什么Mistry 的等离子体处理会成功?研究人员决心要搞清楚为何等离子体处理可有如此空前的成功。透过同步辐射,RUB 科学家在催化剂反应时分析这个铜膜的化学状态。
凭借着这些测量的帮助,Mistry、Cuenya 和她们其它的同事发现了较高乙烯选择性的原因,研究证实,这是由于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带正电荷铜离子。
在原先的设想里,铜只能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以金属形式存在,然而,该研究团队的发现推翻了这个假设,细节则必须透过进一步的微观分析来得证。Cuenya 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成果对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和特定反应开辟了新设计的可能性。”
- 上一篇:浅谈雾霾对人行为方式的影响
- 下一篇:有关水动力循环复氧控藻技术在城市景观水体富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毕业论文】鲜
- 本文是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鲜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枝、花朵、果枝、叶片及干枯枝条等的总称,我国尤其是云南的鲜切花产业已开始大规模发展,从各主要花卉产区反映的情况看,由于采后技术措施不完善,使花卉,尤其是鲜切花的采后数量损失很大,鲜切花在采收、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由于凋谢萎蔫而损失率达40%以上。 鲜切花凋谢萎蔫通常...[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
- [摘要]高等教育国家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在环境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一个趋势,这个专业会在未来大受欢迎。本 环境科学论文 就以天津大学为例,从海外多层次多维度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对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国际化培养提供支撑。 [关...[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发展中的生态道
- 在我国科学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异常严重。在科学发展中,应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约束。本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分别从:环境科学兴起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是环境科学提出的严肃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对策研究,详情如下。 1、...[全文]
- [环境科学]浅析绿色发展根植于文化
-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人类开始注意现代化进程中地球与人类安全保护的问题。该书一出即震惊了社会,随即遭到现代工业资本家的围剿。半个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进入第二阶段,它的标志性著作是美国贾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毁灭》,经过大量的现实调查和历史考察,得出结论是人类毁坏生态自然的行为,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全文]
- [环境科学]有关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
-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形势下更多人也意识到环保的必要价值,开始重视环保。环境工程的内涵为:针对环境污染,探析相应的防治手段及技术。这种基础上,致力于防控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消除多层次的污染。然而受到多样的要素影响,环境工程现有的建设状况并不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建设环境工程的做法应当有利于净化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洁净且优美的日常生活环境...[全文]
- [环境科学]关于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
- 环境诉讼是指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和目的的诉讼,这类诉讼没有直接的利害对象,故不能适用传统诉讼理论的利益关联原则来确定其适格原告。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理论的合理性和生命力都深深扎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现实需要为理论提供价值源泉。本文主要从维护环境公益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探讨环境诉讼的适格原告问题。 一、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