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地表水中总磷测定的因素
水中磷可以元素磷、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有机团结合的磷酸盐等形式存在,其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化肥、有机磷农药及洗涤剂中的磷酸盐增洁剂等。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过量磷是造成水体污秽异臭、湖泊富营养化和海湾赤潮的主要原因。总磷作为重要的水环境监测指标之一,常被用来表示水体营养化污染的程度。地表水中泥沙等悬浮物含量较多,由于泥沙和悬浮物中吸附大量的有机磷和无机磷,因此泥沙等悬浮物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总磷测定的结果。此外,水样不稳定,采样后应立即分析,如果采样后不能立即进行分析,样品需加盐酸或硫酸至pH 值≤2。《HJ /T 91—2002》和《GB11893—89》都规定了加酸保存,前者明确规定了样品保存24 h 内测定,后者规定加硫酸保存的样品分析时需调pH 值至中性而对样品保存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现对地表水中泥沙含量及加酸保存样品的pH 值对总磷浓度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地表水中总磷的准确测定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及试剂
普析Tu -1900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HVE - 50 高压蒸汽灭菌锅( Hirayama Manufacturing 公司,日本) 。磷标准溶液( 500 mg /L,环保部标样所) ; 实验所用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实验所用试剂的配置参考《GB 11893—89》进行。
1. 2 分析方法
参照《GB 11893—89》进行测定。水样取自南京市秦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水样含泥沙情况各异。3 个条件实验水样性状相似。分析时均对样品的浊度、色度进行了补偿。
2 结果与讨论
2. 1 自然沉降时间的影响
取浑浊程度不同的10 个地表水样品,摇匀后,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沉降0,0. 5,1,2,5h 后取上清液进行总磷测定.
可知,随着样品沉降时间的延长,上层水中悬浮物( 泥沙) 含量的降低,水样中的总磷浓度逐渐降低,说明地表水中泥沙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样中总磷的测定结果。一般情况下,含悬浮物越多、总磷浓度越高的样品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总磷浓度测定值降低越明显。根据《HJ /T91—2002》的要求,采样过程中如果水样中含可沉降的固体( 如泥沙等) ,则应分离除去,除去的方法是将水样静置30 min 后灌装在采样瓶中,带回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分析时摇匀立即取样测定。由于泥沙对总磷影响很大,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时间采样和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总磷浓度。
2. 2 pH 值的影响
样品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发生变化。根据《HJ /T 91—2002 》的要求,水样需现场用硫酸酸化至pH 值≤2,并在24 h 内分析完毕。为探讨加酸保存及加酸后调回中性对总磷测定的影响,现取不同浑浊程度的10 个地表水样品,每个样品摇匀后均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不加酸直接测定,一份加酸至pH 值≤2 后分成两份,一份直接测定,一份pH 值调回中性后测定,各样品均在分装后24 h内测定可见,3 种处理方式下,总磷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低浓度样品相对偏差≤10%,高浓度样品相对偏差≤5%,符合平行样品之间浓度变化范围。对于加酸至pH 值≤2 保存的样品,在规定的样品保质期( 24 h) 内测定,样品调回与不调回中性情况下总磷测定值无显著差异[10],因此加酸保存后无须调回中性进行测定。
2. 3 保存时间的影响
选取不同浑浊程度的5 个地表水样品,分别加酸调节pH 值≤2,放置0,1,3,5 和7 d 后进行测定,比较不同保存时间对总磷测定值的影响,可知,样品加酸后总磷浓度测定值随样品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后趋势逐渐变得平稳,直至浓度不再增加。这是由于加酸保存的样品随保存时间的增长,泥沙及悬浮物中溶出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量增加,随后逐渐达到溶出平衡。故建议加酸后的样品保存时间不超过24 h。
3 结语
地表水中泥沙的含量对总磷的测定影响很大,在分析时应严格控制样品的沉降时间。加酸保存的样品在24 h 内测定pH 值是否调回中性对总磷测定结果几乎无影响,故加酸保存的样品在24 h内测定时无需将样品调回中性,这可以减少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地表水中的泥沙对总磷有吸附作用,加酸保存时,泥沙吸附的总磷会缓慢溶出,且溶出量随加酸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考虑到泥沙中总磷的溶出现像,建议样品24 h 内及时分析,以确保对泥沙含量多的水样做出合理评价。
- 上一篇:探究中国环境决策费用效益分析的工具选择及应
- 下一篇:深入探究湿地沉积物磷释放风险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毕业论文】鲜
- 本文是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鲜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枝、花朵、果枝、叶片及干枯枝条等的总称,我国尤其是云南的鲜切花产业已开始大规模发展,从各主要花卉产区反映的情况看,由于采后技术措施不完善,使花卉,尤其是鲜切花的采后数量损失很大,鲜切花在采收、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由于凋谢萎蔫而损失率达40%以上。 鲜切花凋谢萎蔫通常...[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
- [摘要]高等教育国家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在环境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一个趋势,这个专业会在未来大受欢迎。本 环境科学论文 就以天津大学为例,从海外多层次多维度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对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国际化培养提供支撑。 [关...[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发展中的生态道
- 在我国科学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异常严重。在科学发展中,应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约束。本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分别从:环境科学兴起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是环境科学提出的严肃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对策研究,详情如下。 1、...[全文]
- [环境科学]浅析绿色发展根植于文化
-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人类开始注意现代化进程中地球与人类安全保护的问题。该书一出即震惊了社会,随即遭到现代工业资本家的围剿。半个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进入第二阶段,它的标志性著作是美国贾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毁灭》,经过大量的现实调查和历史考察,得出结论是人类毁坏生态自然的行为,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全文]
- [环境科学]有关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
-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形势下更多人也意识到环保的必要价值,开始重视环保。环境工程的内涵为:针对环境污染,探析相应的防治手段及技术。这种基础上,致力于防控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消除多层次的污染。然而受到多样的要素影响,环境工程现有的建设状况并不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建设环境工程的做法应当有利于净化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洁净且优美的日常生活环境...[全文]
- [环境科学]关于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
- 环境诉讼是指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和目的的诉讼,这类诉讼没有直接的利害对象,故不能适用传统诉讼理论的利益关联原则来确定其适格原告。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理论的合理性和生命力都深深扎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现实需要为理论提供价值源泉。本文主要从维护环境公益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探讨环境诉讼的适格原告问题。 一、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