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物联网时代下包装设计形态
作者2019-03-25 11:15未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开始日渐成熟,用户选购商品的行为模式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这一模式的转变不仅让消费者选购产品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与便捷化;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革命以及科学技术的介入,产品包装的存在模式同步发生日星月异的变化,当中“物联网时代的‘包装形态’”亦是如此。所谓物联网时代的“包装”设计,主要是指终端产品以“物联网”为销售购物媒介,进而展开对终端产品包装的设计。而在物联网时代下,人、包装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包装物的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转变,下面笔者将从两种不同销售环境对其进行展开探讨。
1 网购销售形式
它是以网上电子销售为主,最终消费者接触到的包装实物形式,常以模块化、品牌化的统一包装物形式出现。例如:许多淘宝网上的商品“包装”,消费者在进行合理的网上交易之后,销售方对内部产品的包装形式则是以“运输”、“保护”功能为主。所以,对于“易碎的物品”,通常厂家会选择加厚的瓦楞纸,与塑料泡沫 “重构”的包装形式出现。这种“简易”的长途运输包装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易碎物品,在长途运输中遭遇到外部冲击的压力。但这种运输包装形式,无论是从包装材料,还是结构空间,都存在浪费程度太大,胶带使用过于频繁,从而回收压力大,以及潜在的不合理性。
但是,市面上也还是存在部分运输“模块化”的包装形式,其模块化设计的好处,笔者认为有三:第一,不同产品的固定型号大小,便于厂家模块制版,与方便生产。例如,客户在网上选定好产品后,销售方会根据不同产品的型号,采用原本厂家生产,有过压痕的包装纸盒,进行快速折叠,且有些模块化的产品包装形式可以一纸成型,不用粘胶。第二,方便整合的运输,节省运输空间。通常这种网购销售形式的模块化包装,所采用的造型,均是以规定正长方形的单位元素为主。这种方块的造型形式,消耗的负空间较少。因此,有利于整合运输,以及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跌落。第三,利于品牌的宣传。这种网购销售模式的运输化的模块包装,抛弃了往常市面上,以“销售”为主的,带有视觉冲击力的包装的形式,而变成了“极简化”的零包装。这种“极简化”的零包装的表现形式,除了统一的纸盒模块外,还有“极简化的视觉”,该视觉没有过多的力度彰显,相反更易让消费者记住该品牌的名字。例如:凡客品牌,在其网购销售后的运输包装,就是改用“极简化”的运输包装的形式,统一的盒型与视觉。这种包装形式,有的是以品牌的商标为主,有的是图形加商标为主。因而不仅在风格上更加简约大方、一目了然,而且更利于突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文化定位。
2 户外销售形式
这种户外销售的意思是:顾客针对物联网的户外销售机内的产品提示,采用投掷硬币的形式,销售机会自动弹出顾客所选择的商品。这种户外的销售形式,是属于零销售。包装形式以体现品牌名称为主,包装视觉变得更加简明扼要。
例如,咖啡机内销售的热咖啡,消费者对于包装视觉冲击的概念,已经弱化。消费者对户外销售机内的产品选择,更集中在客户心目中的“定位的第一”的品牌。因此,该包装视觉形式上的变化,更有利于加深该品牌在客户心中的定位,同时,在功能上也趋于简化的作用。又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营销战中,尽管,百事可乐在每年的营销战中,屡屡获得成功。但从最终的销售业绩来看:“可口可乐每销售六瓶饮料,百事可乐最多只能销售四瓶。”从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智中品牌定位,超过了百事可乐。因此,在包装方面,“可口可乐”无需像百事可乐那样,利用过多的视觉效果,来吸引消费者。至于可口可乐在包装的设计上面更加精简,没有其余辅助图形的设计,形成只拥有品牌 “文字”的极简化瓶形。这种极简的包装效果,丝毫不影响该产品的在户外销售机上的销售业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物联网时代下的包装设计形态将走向极简化的设计趋势。这一趋势背后的成因,笔者认为有三:第一,企业更强调品牌的战略与定位;第二,减量与智能包装技术的提高;第三,人需求的多样化与社会环境的细分化。
- 上一篇:生态设计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下一篇:浅析环境科学专业化学热力学章节教学环节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毕业论文】鲜
- 本文是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鲜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枝、花朵、果枝、叶片及干枯枝条等的总称,我国尤其是云南的鲜切花产业已开始大规模发展,从各主要花卉产区反映的情况看,由于采后技术措施不完善,使花卉,尤其是鲜切花的采后数量损失很大,鲜切花在采收、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由于凋谢萎蔫而损失率达40%以上。 鲜切花凋谢萎蔫通常...[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
- [摘要]高等教育国家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在环境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一个趋势,这个专业会在未来大受欢迎。本 环境科学论文 就以天津大学为例,从海外多层次多维度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对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国际化培养提供支撑。 [关...[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发展中的生态道
- 在我国科学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异常严重。在科学发展中,应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约束。本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分别从:环境科学兴起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是环境科学提出的严肃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对策研究,详情如下。 1、...[全文]
- [环境科学]浅析绿色发展根植于文化
-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人类开始注意现代化进程中地球与人类安全保护的问题。该书一出即震惊了社会,随即遭到现代工业资本家的围剿。半个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进入第二阶段,它的标志性著作是美国贾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毁灭》,经过大量的现实调查和历史考察,得出结论是人类毁坏生态自然的行为,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全文]
- [环境科学]有关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
-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形势下更多人也意识到环保的必要价值,开始重视环保。环境工程的内涵为:针对环境污染,探析相应的防治手段及技术。这种基础上,致力于防控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消除多层次的污染。然而受到多样的要素影响,环境工程现有的建设状况并不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建设环境工程的做法应当有利于净化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洁净且优美的日常生活环境...[全文]
- [环境科学]关于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
- 环境诉讼是指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和目的的诉讼,这类诉讼没有直接的利害对象,故不能适用传统诉讼理论的利益关联原则来确定其适格原告。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理论的合理性和生命力都深深扎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现实需要为理论提供价值源泉。本文主要从维护环境公益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探讨环境诉讼的适格原告问题。 一、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