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科学与技术的扩展融合趋势
作者2019-03-25 11:14未知
环境科学与技术这一学科门类,随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后而逐步产生,在其发展形成的过程中, 就不断吸纳综合所有其它学科的进展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从而汇聚成最广泛的多学科交叉无边界集成的学术领域。
不过,它也正因如此而至今尚未能建立起得到科学技术界共识的统一格局体系,仍处于各学科共聚一堂的局面。于是,它目前仍不得不处于类似我国春秋甚至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的发展态势,由多门学科来共同发表着环境保护这一人类生存和生产密切攸关而赖以持续发展的事业。
时至今日, 若干著名地学家主张,由于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人类不断地消耗、损伤和污染, 地球约在 19世纪已进入“人类世”( Anthropocene ) 的地质纪元年代,而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危及人类生存的现实环境和预期隐忧。发达国家经历过由“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潮,大量投入人力物力渡过了库兹涅兹( Kuznets) 曲线的高峰,同时也开创了环境科学与技术由众多学科并举的局面。目前一些先进国家似已进入土壤与水体沉积物修复和新生化学品食物污染防护等潜隐进行阶段, 但是在大量发展中国家特别如中国和印度等区域,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严峻恶化的时期,处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难以协调共赢的矛盾中。如何在战略和战术上渡过这一难关,正是环境科学和技术学科需要进一步深入扩展,发挥其威力的期望所在。当前,这一科技门类在原来地学、生物生态学、化学、工程技术等基本学科组成的基础上,值得关注的扩展趋势可谓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前进,而又相互融合集成达到难于分割的整体效应,这也原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是向人文科学领域扩展: 结合经济、法律、伦理、社会学甚至东西方哲学等学科内容 , 更强力地影响和规范着有关的政治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探讨绿色循环经济, 城乡复合生态学的区域模式, 讨论“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的大方向原则问题;
二是向宏观自然科学技术领域扩展: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数值信息、模拟模式、多媒体图象等学科技术 ,再加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增创新手段,试图以数字量化来描述大范围环境体系变化, 达到准确阐释和预报环境动态和灾害;
三是向微观自然科学技术领域扩展: 紧密跟踪毒理、基因、分子生物学等生命学科、结合微界面、生物催化、量子力学及纳米技术等科技进展、特别是利用近代原子分子结构鉴定仪器 ,试图进一步阐明环境过程的微观机理和本质 ,从而更针对性、有效地解决环境公害和人类健康生存及物种多样延续问题。
更是融合各学科的创新技术向组合拳式的工程技术扩展: 例如各种清洁新能源, 电动移动运输, 碳呼吸电池电源,医疗微型机器人,食品及新药健康保障,转基因安全新品种, 环境友好纳米材料,水体流域污染总体控制,土壤及沉积物污染修复,水质及大气特种污染物控制, 以及种种低能耗高效率控制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新技术集成。
作者从事研究求索的“环境水质学”作为环境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类中新生而尚未入流的分支,自然更具有上述整体门类的特色,在其几乎无所不包而又也无所适从的氛围中成长着。但愿于目前 21 世纪的科技创新大发展中,在多学科汇聚融合的巨流中,找到自己一股科学技术集成涓涓细流的位置,从而也能综合参与解决如: 政治经济战略、全球气候变化、大气雾霾、流域水体及土壤沉积物修复、新异转基因化学品激增、生态及生物毒理风险评价、食品及饮用水健康供给等等,诸多环境保护领域中均居关键环节的水质问题。
水这种奇异物质,由于它的特殊分子结构形态,在液气固各物态甚至超能条件下都可以跨界存在,发挥同其它物种强力结合的功能,因而在宇宙中几乎无处不达甚至成为判断生命是否存在的指标物。它在地球生态环境物质中独树一帜,于所有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机理作用。即如当前我国正在高度困扰着环境科技界的雾霾问题,其形成和传布过程实际都涉及到颗粒物微界面层中的水质转化过程和二次污染物生成机理的水合作用问题。
水质是水分子与其结合物质所共同表现的行为,在中文语言中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即性质( Property)和质量( Quality) 。这两方面都是环境科学与技术探讨研究和环境保护政策控制应用时不可缺失的因素。
水质和水量二者从根本上说,是水资源功能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水质污染就会减少有效可用水量,而资源水量充沛或短缺时则要缓解或恶化水质的环境容量和需求状况。在学科专业方面, 水质学与水文学,水力学应该并列而各有体系。水质与水流相互结合的水体动态计算模式正是水资源综合评价当前的发展趋势。
“环境水质学”集成融合各边缘相关学科成为综合整体的设想也终会成为现实。
- 上一篇:探究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下一篇:探究城镇园林绿化养护与管理现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毕业论文】鲜
- 本文是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鲜切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切下来的花枝、花朵、果枝、叶片及干枯枝条等的总称,我国尤其是云南的鲜切花产业已开始大规模发展,从各主要花卉产区反映的情况看,由于采后技术措施不完善,使花卉,尤其是鲜切花的采后数量损失很大,鲜切花在采收、包装、贮藏、运输、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由于凋谢萎蔫而损失率达40%以上。 鲜切花凋谢萎蔫通常...[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
- [摘要]高等教育国家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在环境科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一个趋势,这个专业会在未来大受欢迎。本 环境科学论文 就以天津大学为例,从海外多层次多维度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对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国际化培养提供支撑。 [关...[全文]
-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发展中的生态道
- 在我国科学技术影响下,人类生活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基于这种情况下环境问题随之出现,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异常等现象异常严重。在科学发展中,应对生态问题加以重视,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约束。本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 分别从:环境科学兴起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是环境科学提出的严肃问题、生态道德教育对策研究,详情如下。 1、...[全文]
- [环境科学]浅析绿色发展根植于文化
- 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标志着人类开始注意现代化进程中地球与人类安全保护的问题。该书一出即震惊了社会,随即遭到现代工业资本家的围剿。半个世纪之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进入第二阶段,它的标志性著作是美国贾雷德?戴蒙德教授的《毁灭》,经过大量的现实调查和历史考察,得出结论是人类毁坏生态自然的行为,终将导致人类自身的...[全文]
- [环境科学]有关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
-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形势下更多人也意识到环保的必要价值,开始重视环保。环境工程的内涵为:针对环境污染,探析相应的防治手段及技术。这种基础上,致力于防控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消除多层次的污染。然而受到多样的要素影响,环境工程现有的建设状况并不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建设环境工程的做法应当有利于净化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洁净且优美的日常生活环境...[全文]
- [环境科学]关于我国环境诉讼适格原
- 环境诉讼是指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和目的的诉讼,这类诉讼没有直接的利害对象,故不能适用传统诉讼理论的利益关联原则来确定其适格原告。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理论的合理性和生命力都深深扎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现实需要为理论提供价值源泉。本文主要从维护环境公益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探讨环境诉讼的适格原告问题。 一、由政府及其环境行政部门提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