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对护理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2019-03-22 16:20未知
药理作用迅速并且显著、对人体容易造成危害的药品被称为高危药品。高危药品包含以下几种 : 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和细胞毒化药品等。我国对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及高危药品管理的加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危药品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比较低,可是一旦出现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高危药品的管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者的重难点。我院采取对高危药品实施分级管理的措施,有效控制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并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分级管理进行前我院护理部要按月对全部科室的高危药品实施质量管理检查,认真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 3 个月高危药品出现各种问题详情,如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以及药品过期等,同时详细记录分级管理后上述情况。
1.2 分级管理
①整顿 : 把必要物品按需求量以及规定放置于相应位置,整齐摆放,清楚标识,将高危药品单独放在一个药品柜中,将药品柜涂成醒目的红色,药品柜中的药架根据高危药品分类,将属于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的高危药品涂成黄色,属于肌肉松弛剂的高危药品涂成绿色,属于细胞毒化药物的高危药品涂成蓝色,所有科室统一化;②整理 : 在药剂科将每支高危药品针剂均贴上具有警示作用的易碎帖,这样可以警醒护理人员,避免错误存放现象发生,易碎帖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使用时被轻易损坏,从而达到警示作用;③清扫 : 为了避免发生误用或混用的现象,为高危药品单独配备清扫工具 ( 红色小桶 ),将红色小桶放于操作台上,高危药品放于桶中清扫;④素养 : 在全院开展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准则的培训,从而使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从有印象到有警觉最终有意识的使用、整理及清扫,尤其对于使用高危药品较频繁的科室护理人员,如 : 麻醉科及肿瘤科等。严格执行双人配发高危药品的准则,保证发放准确;⑤安全管理 : 使用高危药品时用红笔在配置单中进行标注,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需两人同时对高危药品进行配置,其中一人读出药品名称剂量,另一人实施配置。使用时应控制流速,定时观察用药情况及患者用药反应,将抢救药品提前备好。护理部应不定时对高危药品实施查房,对其有效期以及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药品过期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进行对比,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级管理结果
分级管理 3 个月后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显著好于管理前,P<0.05,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见表 1。
表 1 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
2 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我院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分级管理 3 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见表 2。
表 2 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论
医疗机构实施治疗行为的大前提便是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医疗安全亦是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关心以及最重视的课题,与此同时它也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带来伤害的药品是由少数特定药品所引起,这类药品便是高危药品。倘若高危药品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后果将无法想象,因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分级管理 3 个月后无论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是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均显著优于分级管理前,P<0.05。由此表明,经过对高危药品实施分层管理制度后,不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规范使用,还可以让管理理念深入护理人员日常生活中,让高危药品护理管理不断处在持续性改良的管理进程里,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护患之间的纠纷,还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将分级管理这个理念应用于高危药品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高危药品问题出现次数,从而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分级管理进行前我院护理部要按月对全部科室的高危药品实施质量管理检查,认真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 3 个月高危药品出现各种问题详情,如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以及药品过期等,同时详细记录分级管理后上述情况。
1.2 分级管理
①整顿 : 把必要物品按需求量以及规定放置于相应位置,整齐摆放,清楚标识,将高危药品单独放在一个药品柜中,将药品柜涂成醒目的红色,药品柜中的药架根据高危药品分类,将属于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的高危药品涂成黄色,属于肌肉松弛剂的高危药品涂成绿色,属于细胞毒化药物的高危药品涂成蓝色,所有科室统一化;②整理 : 在药剂科将每支高危药品针剂均贴上具有警示作用的易碎帖,这样可以警醒护理人员,避免错误存放现象发生,易碎帖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使用时被轻易损坏,从而达到警示作用;③清扫 : 为了避免发生误用或混用的现象,为高危药品单独配备清扫工具 ( 红色小桶 ),将红色小桶放于操作台上,高危药品放于桶中清扫;④素养 : 在全院开展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准则的培训,从而使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从有印象到有警觉最终有意识的使用、整理及清扫,尤其对于使用高危药品较频繁的科室护理人员,如 : 麻醉科及肿瘤科等。严格执行双人配发高危药品的准则,保证发放准确;⑤安全管理 : 使用高危药品时用红笔在配置单中进行标注,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需两人同时对高危药品进行配置,其中一人读出药品名称剂量,另一人实施配置。使用时应控制流速,定时观察用药情况及患者用药反应,将抢救药品提前备好。护理部应不定时对高危药品实施查房,对其有效期以及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药品过期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进行对比,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级管理结果
分级管理 3 个月后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显著好于管理前,P<0.05,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见表 1。
表 1 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
2 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我院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分级管理 3 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见表 2。
表 2 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论
医疗机构实施治疗行为的大前提便是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医疗安全亦是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关心以及最重视的课题,与此同时它也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带来伤害的药品是由少数特定药品所引起,这类药品便是高危药品。倘若高危药品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后果将无法想象,因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分级管理 3 个月后无论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还是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均显著优于分级管理前,P<0.05。由此表明,经过对高危药品实施分层管理制度后,不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规范使用,还可以让管理理念深入护理人员日常生活中,让高危药品护理管理不断处在持续性改良的管理进程里,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护患之间的纠纷,还能够有效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将分级管理这个理念应用于高危药品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高危药品问题出现次数,从而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上一篇:门诊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研究
- 下一篇:盐酸索他洛尔注射液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药学]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研
- 近年来 ,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 多种西药共用已逐渐成为临床对各种疾病的普遍治疗手段。西药共用得当 , 可有效增强疗效 , 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反之 , 若药物配伍不当 ,则使药效降低 , 甚至发生副作用 , 从而加重病情。因此 ,对西药合理共用进行熟练掌握尤为重要。本研究就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进行观察 , 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 现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全文]
- [药学]浅析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
-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之一 , 目前我国已有 2亿多高血压患者, 占全球高血压患者的 1/5。其中沙坦类、地平类、普利类和洛尔类药物等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有 AⅡ、ARB、钙通道阻滞剂 (CCB) 等。AⅡ是第一种血管紧张素 , 是一种受体拮抗剂 ,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就已经有学者进行研发。而 ARB 是一种受体拮抗类药物 , 随着人们对 ARB 类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 , 这类降压药...[全文]
- [药学]新形势下基层职工医院药
- 药品是医生为患者治疗疾病 , 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武器和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同时药品又是特殊的有价商品 , 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药品用好药品即关系患者治病安全有效又关系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院声誉。医院药剂科担负着全院医疗、预防、保健等所需药品的计划、采购、保管和供应工作。特别是现在在基层职工医院 , 由于历史的原因 , 职工医院得到地方政府的...[全文]
- [药学]发明申请中常见的中药名
- 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由于时问、地域等因素,很多药都存在异名、土名等名称。一种中药可能存在多种异名、一个异名可能对应多种中药,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而技术术语清楚是一项发明专利申请的基本要求,其关系到实质审查、授权后的专利权稳定性等多个方面;中药名称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药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清楚表述及认定。有的申请人、代...[全文]
- [药学]克林霉素所致患者发生不
- 克林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用于有厌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等引起的感染症状。它具有比价良好的抗菌活性、吸收性、无需做皮试等优点。但是随着这种药物的临床应用,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收集100例使用过克林霉素的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过敏史、药物摄入量、不良反应的级别等作出统计与分析。...[全文]
- [药学]帕雷托分类法在我院药品
- 我院是一家规模中等的二级甲等医院,药剂科担负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所需药品的供应任务。药品库房在医院药品供应工作中负责药品的采购、入库、验收、储存、养护等一系列药品管理工作。医院的药品储备,是药品供应的关键性环节,储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一个医院药品供应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医疗效果。药品储备的合理性是需求、价格、管理、学术水平等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