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 > 坚持立德树人,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建设

作者2019-07-09 17:31未知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据教育管理毕业论文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第一点就强调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青少年宪法教育中,坚持把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从娃娃抓起、从课堂做起,从小培育宪法精神,种下法治的种子。
  
  据广东省检察院近期公布2013-2015受理的校园犯罪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低龄化的趋势,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年上升,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初始犯罪年龄越来越低,其中10到13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到百分之七十,不难看出,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而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公,坚持依法治国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当中的重要环节。立足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方法,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国情,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这项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那么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哪些途径?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依托社会资源,搭建法治教育实践平台。
  
  即建立法治教育基地、法律人士、专家学者进校园、学生实地参观法治教育场所,如:少年法庭、监狱等。现在法治教育进校园最基本的形式还停留在每个学期结束后请司法、检察院的工作人员来学校简单地给同学们做个报告,这样的法律知识、案例的渗透对于法治教育传播是远远不够的,表现在力度不够,形式单一,效果甚微。建立法治教育基地,首先要设一个法律法规知识展室,里面定期更换有关的政策、法规、案例、警示,每个月每个班分批次至少要去观摩一次,抽取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进行解说,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力度,中高年级观后要观后感,低年级的可以在班会上谈观后感受,普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应该从娃娃抓起;接着跟入司法、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抽带有关的班级去参观少管所、戒毒所、少年法庭,“百闻不如一见”,让他们亲身去倾听、去参观比教师一百遍的描述更有力量;最后设立模拟法庭,让同学们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来模拟判案,增加同学的兴趣。本篇文章是由博学论文提供的教育论文,仅供学者参考。
  
  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强化法治意识,实现知行合一。
  
  同学们把自己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观察到的违反校纪校规的人和事以及违法行为,编成故事、小品、相声、哑剧等进行表演,让同学在观看过程中受到教育;通过定期的法治教育,学校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途径;主题班会是学校法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学校组织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班会,让学生各抒己见,认识法治的重要性;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校报、板报、宣传栏、电子屏、学校网站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向居民宣传法治知识,增强学生的法治宣传意识。
  
  三、把法治教育摆上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切记纸上谈兵,要把每一项工作落在实处,把法治教育摆上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每一项工作编排在学校工作计划中,让每一项工作有据可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学校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青少年法制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制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制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青少年制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现阶段,如何增强法治教育工作实效,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族希望工程。本篇文章是由博学论文提供的教育理论毕业论文,仅供学者参考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多元化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了:多元化评价在音乐教学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策略也在不断进行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多元化评价是现代教育中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鼓励学生对音...[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实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中职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像语文这种综合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便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保障学生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相关的教学模式与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及实践后的总结,在保证其高效学习的同时,满足其个人能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的是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舞蹈教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主要论述: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展示,通过具有节奏性的肢体动作舞者与舞台相互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是否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影响着舞者对作品的诠释。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对其舞台表现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研究,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本文通过现阶段高校在...[全文]
[教育理论]【教育硕士论文】基于核
本篇 教育硕士论文 论述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探究: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能够得到运用和实践。同时,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也应当摆脱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文]
[教育理论]农村学前教育科学保教团
本篇 学前教育毕业论 文 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作为国民教育基础中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已经从实现有园上转为上好园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教学等违背科学保教的现象亟需得到纠正。芦溪县作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立足农村地区,通过建立县级科学保教发...[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