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形势下《机械基础》教学的思考
作者2019-03-29 12:06未知
《机械基础》是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械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加强《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机械专业学生顺利掌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机械基础》的教学中要更新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目前市场上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材还是以前的模式,只是难易程度上稍有差别。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多个方面,因此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
2.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
二十年前的中专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成绩优秀者,而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基础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教材对他们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3.教学设施相对短缺
由于职业学校经济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无法进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应大胆改革创新
1.坚持学以致用,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机械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并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尽力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在对这些部件作了基本的介绍后,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进行装拆,在装拆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2.改进教学方法,发表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出现学生听不明白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应改变教学方法,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讲解为学生自己解疑。“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也便有了探索真理的愿望和契机。例如在讲解轴承这一部分时,首先提出问题:“古代有车吗,都有什么车?”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接着又提出问题:“现在的车为什么比古代速度快?”然后告诉学生古代的车之所以比现在的车速度慢,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现在的车加上了发动机,二是轮子上加了现代轴承,才可以使轮子减少摩擦,转的飞快;接着再讲轴承的分类、组成、功用等等。
(2)应更新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这些教学道具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等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
(3)进行“教室—工厂”相结合式的教学。“工学结合”可以使学生、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技巧,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应该既懂理论又会实践。一位机械教师若没有丰富的机械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更不用说对其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了。教师要真正下厂实习,真正参与工厂的产品开发、工装设计才能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抓住重点,教出效果。
总之,作为机械基础的授课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机械基础》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1.教学内容相对枯燥
目前市场上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材还是以前的模式,只是难易程度上稍有差别。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多个方面,因此本课程的课堂教学难免枯燥乏味。
2.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
二十年前的中专生是初中毕业生中的成绩优秀者,而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基础差,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教材对他们来说学习起来难度较大。
3.教学设施相对短缺
由于职业学校经济原因,《机械基础》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很多实验根本无法进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形势下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应大胆改革创新
1.坚持学以致用,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机械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并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尽力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时,在对这些部件作了基本的介绍后,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进行装拆,在装拆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维护方面的知识及技能。
2.改进教学方法,发表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如果照本宣科就会出现学生听不明白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1)应改变教学方法,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讲解为学生自己解疑。“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也便有了探索真理的愿望和契机。例如在讲解轴承这一部分时,首先提出问题:“古代有车吗,都有什么车?”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接着又提出问题:“现在的车为什么比古代速度快?”然后告诉学生古代的车之所以比现在的车速度慢,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现在的车加上了发动机,二是轮子上加了现代轴承,才可以使轮子减少摩擦,转的飞快;接着再讲轴承的分类、组成、功用等等。
(2)应更新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进行教学,而这些教学道具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来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等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期望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
(3)进行“教室—工厂”相结合式的教学。“工学结合”可以使学生、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技巧,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的老师,一个教师,也是一个技师,应该既懂理论又会实践。一位机械教师若没有丰富的机械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更不用说对其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了。教师要真正下厂实习,真正参与工厂的产品开发、工装设计才能提高自身水平,才能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抓住重点,教出效果。
总之,作为机械基础的授课老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本专业驾轻就熟,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他们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机械工业]简析智能仓储系统货柜与
- 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很多方面还主要依赖于人力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全国许多大型物流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市场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运作进行完美的管理,这也是在物流产业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人、财、物、产、销全面受控...[全文]
- [机械工业]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
- 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广,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难理解又非常枯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对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机械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一系...[全文]
- [机械工业]浅谈MPS在机电一体化专业
-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制造中采用电子技术,以实现对机械的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等功能的控制,由机械制造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兴生产制造技术。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高校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与看的...[全文]
- [机械工业]浅议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前的仿制为主转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阶段,但机械产品种类众多,许多机械产品结构复杂,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全文]
- [机械工业]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
-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渐趋完善,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目的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全文]
- [机械工业]有关机械设计中运动机构
- 1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 在机械设计领域,力求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最合理、最优化的机械,是任何一个从事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要做出好的设计,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各样的要求,一般来说,最优化的设计满足了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