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2019-03-29 12:56未知
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广,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难理解又非常枯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对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机械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一系列的实践活动等进行辅助教学。
一、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的手段
(一)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现,计算机已经成了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可以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本来枯燥的知识用一种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内容更加具体、直观、有趣、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补缺线、补视图进行动态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接受,减少学习难度。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教学,将视图形成、机构运作等操作和演练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实现对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基本要领的熟悉。最后,计算机的利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很多有关机械专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专栏,制作有关机械专业方面的课件。
(二)利用模型进行教学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使用模型教学,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模型教学已经大规模投入了中职机械教学课堂之中,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携带不便,保管不易,容易损坏,在进行运动分析和运动演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看来,对模型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了必要。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于损坏的模型不能放置不管,应该进行再利用,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原理对一些模型存在的打滑、松懈等小问题进行修缮,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发表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机械知识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相互探讨,也会发散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模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重视学生在模型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已经被拆卸的看似被废弃的零部件,根据其功能和用途,从中挑选出一些完好的、有用的部件,进行重新组装,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其次,建立大型的、专业的实验体系,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学校根据机械专业的课程特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实验室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善,从而实现大型、专业的实验体系的构建。
最后,对于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仅凭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校外的实习才是关键。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理论知识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学却更为重要。加强实践,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机械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结语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中职院校必须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多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要进行手段改革和实践教学,并且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都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并且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探究性教学、任务性教学、研究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很多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机械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地吸取实践的经验,重视理论研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多与学生、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材施教,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中职机械专业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
一、中职机械教学改革的手段
(一)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现,计算机已经成了辅助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计算机可以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将本来枯燥的知识用一种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内容更加具体、直观、有趣、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补缺线、补视图进行动态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接受,减少学习难度。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教学,将视图形成、机构运作等操作和演练过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实现对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基本要领的熟悉。最后,计算机的利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很多有关机械专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专栏,制作有关机械专业方面的课件。
(二)利用模型进行教学
在机械专业教学中使用模型教学,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模型教学已经大规模投入了中职机械教学课堂之中,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携带不便,保管不易,容易损坏,在进行运动分析和运动演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此看来,对模型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了必要。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于损坏的模型不能放置不管,应该进行再利用,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原理对一些模型存在的打滑、松懈等小问题进行修缮,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发表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机械知识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相互探讨,也会发散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模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
首先,重视学生在模型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些已经被拆卸的看似被废弃的零部件,根据其功能和用途,从中挑选出一些完好的、有用的部件,进行重新组装,在选择零部件的时候,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其次,建立大型的、专业的实验体系,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学校根据机械专业的课程特点,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实验室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改善,从而实现大型、专业的实验体系的构建。
最后,对于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仅凭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不够的,校外的实习才是关键。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因此,理论知识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教学却更为重要。加强实践,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机械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结语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中职院校必须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多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要进行手段改革和实践教学,并且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现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机械专业都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并且也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探究性教学、任务性教学、研究互动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很多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机械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地吸取实践的经验,重视理论研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多与学生、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材施教,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中职机械专业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
- 上一篇:浅谈MPS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简析智能仓储系统货柜与传动设计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机械工业]简析智能仓储系统货柜与
- 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很多方面还主要依赖于人力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全国许多大型物流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市场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运作进行完美的管理,这也是在物流产业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人、财、物、产、销全面受控...[全文]
- [机械工业]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
- 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广,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难理解又非常枯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对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机械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一系...[全文]
- [机械工业]浅谈MPS在机电一体化专业
-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制造中采用电子技术,以实现对机械的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等功能的控制,由机械制造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兴生产制造技术。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高校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与看的...[全文]
- [机械工业]浅议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前的仿制为主转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阶段,但机械产品种类众多,许多机械产品结构复杂,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全文]
- [机械工业]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
-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渐趋完善,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目的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全文]
- [机械工业]有关机械设计中运动机构
- 1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 在机械设计领域,力求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最合理、最优化的机械,是任何一个从事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要做出好的设计,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各样的要求,一般来说,最优化的设计满足了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