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理工论文 > 机械工业 > 浅谈“任务·项目”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

浅谈“任务·项目”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

作者2019-03-29 12:01未知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业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加工设备都在向高精尖纵向深入,机械制图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突显,且对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基于《机械制图》课程自身的特点,加大《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更新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1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
  1.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巧妙地隐含在若干个任务之中,以发表具体任务为线索,力求以任务为驱动,以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中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未学过的,在老师的发表指导下,找出发表任务的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学习精神,又能训练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1.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到最终的效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只起发表指导与答疑的作用。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1)从教学理论上看,两种教学方法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对教学任务分解和情境创设,开展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选取和创设情境,主要由学生合作发表预定项目的学习方式。
  (2)从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上看,两种教学法的差别较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发表任务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并使其掌握新技能、提高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的侧重点主要是通过发表项目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设计特点上看,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以新知识、新技能为目标,一节课可由一个任务构成,也可穿插多个任务,一般以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选择任务;项目教学法一般选取一个具体产品为“项目”,以达到对前一阶段课程知识、技能传授的总结与升华,项目将涉及学生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但通过分析和努力也可予解决,此外,还可跨专业选取综合型的项目。
  (4)从实施特点上看,任务驱动教学法交给学生的任务一般不会很难,通常在课内即可发表,而任务的选取、分解及细化一般由教师发表,学生则以个体学习为主;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难度较高,发表时间难以限定,短则1~2天,长则1~2周,而项目计划的确定、实施等均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为主。
  (5)从教师作用上看,任务驱动法中教师设计“任务”相对容易,但发表指导学生的环节相对较多;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设计“项目”相对较难,但发表指导学生的环节相对较少,主要靠学生自己发表。
  (6)从评价方式上看,两种教学法大致相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从教学理论和评价指标上看,两种教学法大体一致,而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设计特点、实施特点、教师作用等方面则有较大的差别。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培养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而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已学知识去融会贯通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应用于整合式课程改革必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任务·项目”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2.1开发整合式的机械制图课程
  我校现行的制图课程体系主要分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制图测绘与AutoCAD实训三大部分。《机械制图》在第一、二学期开设,一般为100课时。第二学期在学完《机械制图》后开设《计算机绘图》,一般为36课时,其中理论课时12,实践课时24。第三学期初开设《制图测绘与AutoCAD实训》,是为期两周、24课时的集中实训环节。这三部分课程相互割裂,不仅耗时多,而且内容缺乏联系和连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学习效果差,故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整合。
  (1)《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整合。根据“机械制图为理论,计算机绘图为工具”的教学发表指导思想,可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的内容根据其内在联系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与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AutoCAD的内容穿插到机械制图各章节的讲授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抽象的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制图的理论知识,又能逐步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2)《机械制图》与《制图测绘与AutoCAD实训》的整合。将《制图测绘与AutoCAD实训》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相结合,融入制图环节,把学过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减少课时,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的内容大体可按如下顺序来设置:投影理论→三视图的形成→基本体→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件与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在第一学期,基本上是基础理论,主要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比较适用。我们应适应高职院校的“双证书”制的举措,结合国家制图员考试大纲,使各知识点变为一个个“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一般为设计和提出任务——分解和分析任务——学习知识——发表任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先设计大的任务,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使每个小任务都包含相应的教学内容。如《机械制图》中“组合体视图”一章中的“画组合体视图”一节,可先设计一个大的任务——画轴承座的组合体视图,再引导学生将这一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如凸台、轴承、支撑板、肋板、底板等,这些小任务可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发表,然后探究主视图的选择,最后发表组合体视图并作出评价。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AutoCAD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更是如鱼得水。例如,在讲授圆角命令时,可先提出这样一个任务:将矩形的一个角绘成圆角。学生接受任务后,就会主动思考并学习为发表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有的同学先画与矩形角相切的圆,再剪切发表任务;有的直接用绘制圆弧的命令;有的则是利用倒圆角命令发表任务。这样,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学习了新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3项目教学法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制图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该课程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应逐步运用项目教学法。如在“零件图”一章中(经整合已将测绘课程融入其中),可在测绘零件时引导学生参与查找信息及对项目的综合分析,通过独立工作、检查评估,让学生逐渐理解零件图的四大内容:标题栏、图形、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并在发表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零件图的画图和识图方法,同时对常用的机械零件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机械制图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图样,教师在项目的选择上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适合该专业的零件作为测绘对象,如模具专业可选择某一模具作为测绘对象,而汽检专业则可选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气缸套。以汽检专业为例:(1)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5~6人一组较合适),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信息资料。(2)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分析测绘对象的结构特点,各小组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及“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等知识讨论并确定最合理的零件表达方案,再独立绘制零件草图。(3)测量并标注尺寸。由于测绘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较容易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4)结合汽车实际修理过程中气缸套常见的故障、原理,让学生独立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技术要求。(5)绘制出完整的零件图样后,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评比。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测绘能初步了解零件设计、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及装配的全过程,明确了测绘对象的作用及性能要求;通过实际画图,提高了对零件形状、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分析能力,加深了对零件图四大内容的理解,逐步掌握了制图的基本步骤,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也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
  3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都是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由于相对于设计“项目”来说,设计“任务”要容易得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实施任务驱动法,使学生经过任务驱动法的锻炼后,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储存,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第二阶段再实施较难的项目教学法,使教学效果更好。显然,由于机械制图课程具有先易后难、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比较适合运用“任务·项目”的教学模式。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机械工业]简析智能仓储系统货柜与
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很多方面还主要依赖于人力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全国许多大型物流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市场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运作进行完美的管理,这也是在物流产业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人、财、物、产、销全面受控...[全文]
[机械工业]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
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广,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难理解又非常枯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对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机械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一系...[全文]
[机械工业]浅谈MPS在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制造中采用电子技术,以实现对机械的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等功能的控制,由机械制造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兴生产制造技术。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高校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与看的...[全文]
[机械工业]浅议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前的仿制为主转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阶段,但机械产品种类众多,许多机械产品结构复杂,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全文]
[机械工业]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渐趋完善,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目的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全文]
[机械工业]有关机械设计中运动机构
1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 在机械设计领域,力求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最合理、最优化的机械,是任何一个从事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要做出好的设计,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各样的要求,一般来说,最优化的设计满足了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的...[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