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理工论文 > 机械工业 > 浅析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

浅析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

作者2019-03-25 11:19未知
 1 优化人才的培养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我国的装备制造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其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有智能化、人机一体化、集成化、柔性化以及光机液气电一体化等趋势。现阶段,我国是非常重视发展制造业的,那么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我国各大高校都是传统的专业,那么就应在天时地利的大背景下,深入的挖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行业、企业以及地区之间应互相合作,在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充分提升他们的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出高素质的人才。
  2 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对于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工作,那就必须准确的掌握时代特征、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分工的内在规律,以此为依据建立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这样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专业建设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广,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2.1 制定行之有效的专业培养方案。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文件,专业培养方案是具有这极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学校在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以及为社会培养人才时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要想真正的实现学校先前制定好的人才培养目标,那么制定行之有效的专业培养方案就是首要任务。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常都是会有一个专业发表指导委员会的,这一委员会包含着校外企业的技术总工,那么高校就应在前期进行大量的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以专业发表指导委员会为智库,从而切实的提升所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整合本是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将其功能和知识融合成为相互支撑的课程群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
  2.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教师是高校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但要负责培养人才和建设课程等工作,同时也肩负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会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在使用、发现和创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大学教师不但是教学行政隶属关系下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一门课程或是一个专业的直接实施人和授课人,同时其也是学术隶属关系下某个学科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工作的主体,其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对于我国的高等学校来说,师资团队的水平高低对于高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课程建设都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性、技术性和专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么就应当适度的增加师资团队的容量,并坚持不懈的提升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发表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2.3 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是学校和院系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那么只有做好了课程建设工作,才能保证学校各类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只有真正的做好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那么才能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有效的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当然也不例外,应大力的提升课程建设的力度,而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做好课程梯队的建设工作,其次是做好理论课程的建设工作,再者是做好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工作,然后是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并进行课程群建设,最后则是继续挖掘并开发专业教材。
  2.4 创新专业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十分被动,这一模式强调的课程内容的输出,教学的方式是不够被重视的。而在时代不断进步和技术不断革新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时也应依据时代的发展特点,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很多新应用、新技术和新成果,那么所制定的专业课程的内容就应与这些新兴事物相结合,不断的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工作时,应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能够反映出本专业特点的四位一体的现代教学体系,真正的提高实际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教师之所以进行各类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快并且更熟练的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并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试卷加标准答案的方式,对一些专业性的课程来说,其是无法与之相适应的,其实效性和科学性都是很差的。这一考核方式是无法检验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捕捉能力,虽然提升了学生对于所学习过的知识的积累能力,但是其对动态知识的激发能力确实较差的。
  2.5 大力的建设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那么要想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应完善现有的运行机制和教学体系。对于校内实验和实习教学来说,学校一定要为学生安排足够的学习时间,尽可能的将实验室开放给学生,提升学生参与专业校内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对于校外实习来说,高校层面应多与合作企业互动,学校、和学院应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保证学生得到足够的实际锻炼,也帮助他们学习企业中更加先进的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树状图具体如图2。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优化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相关专业的建设工作时,应以培养应用复合型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重点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好知识、能力与素质,实践与理论以及应用型和基础性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科专业能够高效的进行融合和交叉,真正的凸显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机械工业]简析智能仓储系统货柜与
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很多方面还主要依赖于人力工作,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的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全国许多大型物流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市场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对资源、信息、运作进行完美的管理,这也是在物流产业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人、财、物、产、销全面受控...[全文]
[机械工业]简议中职机械教学方法的
机械专业的理论知识很多、很广,又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抽象性,很难理解又非常枯燥,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对机械专业知识的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对机械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一系...[全文]
[机械工业]浅谈MPS在机电一体化专业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制造中采用电子技术,以实现对机械的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等功能的控制,由机械制造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兴生产制造技术。而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高校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机电一体化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改进的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与看的...[全文]
[机械工业]浅议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以前的仿制为主转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阶段,但机械产品种类众多,许多机械产品结构复杂,由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全文]
[机械工业]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后期渐趋完善,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目的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的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全文]
[机械工业]有关机械设计中运动机构
1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 在机械设计领域,力求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最合理、最优化的机械,是任何一个从事机械设计的主要目标。要做出好的设计,必须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各样的要求,一般来说,最优化的设计满足了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等诸多方面的...[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