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
作者2019-06-29 14:45未知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立合理的实习管理机制和专业的发表指导教师队伍,选择合适的酒店实习基地、调动酒店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协调处理好高职院校、酒店以及毕业生间的关系,要建立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这将吸引一大批优秀的酒店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因此,该篇酒店管理毕业论文的研究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基地建设
一、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状况
目前,大多数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已与各类型酒店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以期通过实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和职业竞争力。但当前的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酒店需求脱节。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现象依然存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课程、教材革新速度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领域,该类教师尽管在学历上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却缺乏酒店行业一线的从业经验,对用人单位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以及经营模式不太了解,所以无法在教学期间将专业知识和酒店行业实际需求对接,无法有效发表指导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酒店筛选人才手段单一、缺乏毕业生培养机制
酒店筛选人才手段单一。酒店行业招聘人员时,缺乏有效的人才筛选机制,通常存在两个方面的极端:一是酒店行业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盲目提高学历要求,对于专科毕业生就能够胜任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毕业生来发表;二是对工作年限、工作经历、工作内容等实际条件要求过高,导致既有大专学历又有一定酒店实习经验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达不到实际硬性要求,使人才资源被严重浪费。缺乏毕业生培养机制。一些酒店把毕业生当应急劳动力,“哪里需要放哪里”,没有培养学生的系统的实习项目,导致一些学生实习就业不久之后就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这些情况与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大相径庭,直接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人才培养质量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能力与就业期望不匹配
学生能力欠缺。高职院校宽泛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们无所适从,学习比较迷茫,抓不住重点,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专业能力不强;同时,当前普遍采用的“自由式”实习模式,这使得大学生实习的单位分布广泛、监管力度不够、实习效果参差不齐,且学生专业素质与经验达不到酒店要求的水平。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就业环境、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出现供需不对称问题,这不利于学生就业和酒店行业长远发展。
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本课题通过对河南省内20余所高职院校与酒店用人单位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毕业生自身发展以及酒店行业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完善的设施设备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类技能型人才;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差异,结合校企双方优势,开展产学研,发挥校企双方的人才、设备优势,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调动酒店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达到学校与行业、酒店与毕业生共同发展、共赢的目的,从而建成设备完善、服务教学、实训项目合理和成效显着的实习就业基地。
(一)建立合理的实习管理机制和专业的发表指导教师队伍
加强和完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要经过充分调研,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日常实践教学要严格按照实习项目和行业标准展开,确保实习项目与行业岗位相吻合、与行业技能相匹配。注重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校企融合,建立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发表指导教师沟通机制,及时跟踪毕业生的实习,发现问题,校企双方发表指导教师联合解决,定期评价学生实习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考核,通过企业部门评价、宾客评价、实习案例提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强化学生的实习目标,提升其实习认知,增强其实习效果。鼓励和组织专业教师进入酒店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高职教师虽也多次开展企业实践,但多数都是“走过场”,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重视的提高,在政府政策、经费的有利支持下,各个职业院校应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为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职称评审层面,将专业实践作为职称评聘的基础条件,采取一票否决制,要求教师到酒店进行实践;从薪酬待遇层面,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奖励力度,增加课时津贴,激发专业教师去企业酒店挂职的积极性;从个人发展层面,建立完善的教师挂职锻炼监管和考评体系,强化挂职实践效果,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成就感,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酒店实习基地,调动酒店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调研酒店实际人才需求和酒店管理机制,选择适合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在选择实习酒店时,实力雄厚的国际、国内连号酒店是重点考虑对象,但也要注意新开业酒店与开业时间久的酒店的选点布局,使学生一方面能够获得较多的晋升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和技能。充分调动酒店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应基于新时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理念,发挥酒店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和积极性,邀请酒店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用人选人的优先权,必要时,将某个集团酒店的管理模式、操作规范贯穿到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岗位认知度、技能熟练度和就业适应能力。
(三)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全面提升其对酒店的认知。高职院校应安排并配合酒店对毕业生进行实习前的培训,让毕业生对酒店的总体情况、岗位分布、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准备阶段、初步适应阶段、熟悉流程阶段和结束阶段,对学生自身心态的变化进行及时了解,站在毕业生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圆满地解决问题。引导毕业生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时间6~12个月不等,这一过程从毕业生到员工、从学校到酒店、从学习到工作,因为身份、环境、从事工作不一样,所以学生的适应性也千差万别,实习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院校和酒店要在学校教育和实习初期快速帮助学生进行实习适应,使其改掉懒散的生活习惯,快速进入有序、高效的工作状态,形成主动服务、敢于承担的工作热情,发表心理和角色的转变。
(四)协调处理好学校、酒店以及毕业生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应做好充分的实习动员,与毕业生家长沟通,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一方面,在实习前,高职院校在学校教育中要增强对学生的吃苦教育,同时,要通过专业见习和认知实习让学生对酒店行业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了解从事酒店行业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毕业生父母的沟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毕业生父母参观合作酒店,让学生父母正确认识酒店的工作性质,使其积极正面引导和鼓励学生,配合学校的毕业实习工作安排。酒店应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完善毕业生管理机制、提供明确的职位晋升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酒店应该针对毕业生的特点,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自豪感,培养其对酒店的归属感。近几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更加看重酒店工作的人际环境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酒店想要留住毕业生,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毕业生看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必要时采取轮岗制度,让学生有更多提升和发展的可能。同时,各部门也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吸引毕业生自愿留下来。毕业生要做好工作的准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端正态度,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做好在酒店工作的心理准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岗位,提高自身能力,进而实现职业价值,获得成就感。
三、结语
近些年来,教育部多次指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办技能型应用本科。这篇管理论文提出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将会更加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是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可以形成就业毕业生实习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更快地为酒店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且对社会就业体系完善、高职院校转型也具有重要得促进作用。
- 上一篇:【酒店管理毕业论文】亚洲特色酒店服务的顾客
- 下一篇:低碳旅游理念下酒店管理模式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酒店管理]解析高校酒店管理人才职
- 近40年来,中国酒店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强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酒店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全文]
- [酒店管理]低碳旅游理念下酒店管理
- 一、低碳旅游理念影响下的酒店管理 (一)低碳旅游 目前,我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低碳旅游也显得非常有必要。低碳旅游的概念在一个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被提出来,低碳旅游主要是指游客在旅行时,应该购买那些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旅游用品,而不是选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浪费资源,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旅游用品。在交通工具的选择...[全文]
- [酒店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
- 【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建立合理的实习管理机制和专业的发表指导教师队伍,选择合适的酒店实习基地、调动酒店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快速实现从毕业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协调处理好高职院校、酒店以及毕业生间的关系,要建立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服...[全文]
- [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毕业论文】亚
- 在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21世纪,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生态己愈发明显。商业实践表明酒店品牌虚拟社区有利于加强企业与顾客的联系,也是提升企业形象、扩大营销效果的关键。因此,探索酒店品牌虚拟社区顾客价值共创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顾客价值诉求,为顾客营造适宜的参与环境氛围。有助于酒店品牌方管理与引导顾客价值共创行为,进而提升品牌的商业价值。 本文...[全文]
- [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整合创新的思考
-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明显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服务产业的稳定发展。其中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军产业,要想在特殊的环境下优化酒店管理工作质量,就更需要加强对对整合创新工作的关注,这也是当前酒店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针对这种情况,此篇 管理论文 就将在新趋势下对酒店管理的整合创新展开详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