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探究
作者2019-08-21 16:25未知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时,应尤为重视古代文学的传播。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形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古代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本毕业论文指出了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从媒体融合视角下,对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总结了当前几种常见渠道。
一、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古代文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象征和精神财富,在当代文化社会中体现出了多方面重要价值,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首先,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形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其次,任何文学都是以现实为依托而创造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自然面貌、民风民俗等,是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渠道,能够提高当代人的认知水平。另外,文学经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效,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高尚品质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正是由于古代文学所具有的价值,所以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形势拓宽其传播渠道,使其在当代文化社会中得到良好传播和传承。
二、媒体融合视角下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渠道
古代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当下信息社会中应做到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通过跨媒介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具体可从以下几种渠道实现。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提供的,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一)音乐媒介传播
音乐因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而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媒介传播方式,而我国古代文学中作为曲谱流传之间的诗词较少,但是当前却有很多歌曲歌词都是改编、借鉴于古代文学作品。如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便是取材于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的部分歌词,便选自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等。同时,现在很多现代流行歌曲歌词都化用了古诗词意境,包括徐小凤的《别亦难》、王力宏的《花田错》、毛宁的《涛声依旧》、霍尊的《卷珠帘》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学通过音乐媒介传播的具体体现,扩大了其在现代社会影响力。
(二)影视媒介传播
电影、电视剧是古代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四大名著都已经被搬到电视荧屏上,并且近些年出现了较多的翻拍版本。但是,当前很多取材于古代文学的影视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娱乐化特点,夸大、、戏说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历史规律和文化传统,忽视了艺术真实,这种传播方式是不可取的。而由王竞导演的《大明劫》可谓是对历史的再现,坚持用严肃的笔触现实,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细节方面都认真细致,片中的道具,都是利用现有文物文献考察得出,极力做到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中堪称业界良心,在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制作精良的同时,也包含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
(三)全景媒介传播
全景媒介是现代化媒介的典型代表,在传播古代文学时应将其加以充分利用,让观众在获得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能够感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由谭盾所创作的多媒体交响乐《女书》,便是通过全景媒介传播古代文学的成功案例,所演奏的音乐极具历史韵味,选用与琵琶声音相似的竖琴作为主奏,在变换无端的声乐中,配合13段微电影视频,使人们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四)戏曲媒介传播
戏曲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古代文学传播形式,在媒体形式日渐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不能将其遗忘,应融入时代元素对其加以创新,重新焕发出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活力。如昆曲肢体剧《陀螺》,融合了戏曲、杂技、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在视觉效果方面极具时代感,而其中也随处可见古代文学的元素,采用戏曲所独有的寓言内涵,将社会人的无奈、惶恐、抑郁等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带个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双层冲击。
三、总结
跨媒介传播已经成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一种必然现象,同时也是媒体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其传播和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共存的现状,只有做到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优势,在尊重历史规律和传统文化基础上,对古代文学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用新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新媒体文艺作品,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以上就是今日提供古代文学毕业论文的论文素材,更多的素材请关注本网。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刘禹锡
-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 迁谪(或谓贬谪)文学究竟始于何时,学界尚无定论(注:或以为源于《周易》、《春秋》,或以为起于《诗经小雅四月》,又或谓当从屈原始,严格意义上的迁谪文学当以后说为是。),但以屈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迁谪诗人,则是众所公认的。屈原遭谗被逐,而始终抱穷守志,伏节死直,忠君爱国,尽心竭智,为后来的迁谪诗人树立...[全文]
-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德
-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 范文:德宏傣语《傣汉词典》及其一词二形 根据2010年的人口统计结果,我国共有傣族人口126万,以西双版纳、德宏两地分布最为集中,使用的傣语方言分别为西双版纳傣语和德宏傣语。近二十年来,两大方言的傣汉、汉傣词典陆续出版。西双版纳傣语方面,《傣汉词典》《傣仂汉词典》分别于2002年、2004年出版,《汉傣词典》于2007年出版;德宏傣语方面,《汉傣...[全文]
-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论《逍
- 古代文学毕业 论文 范文:庄子关于自由问题比较集中地论述于《逍遥游》一篇。何谓逍遥?魏晋玄学家郭象认为逍遥是: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1]郭象认为庄子的逍遥是指万物虽然形体的大小、觉悟的高低不同,但只要每个个体能够顺其本性、安于本命,便是逍遥。依照郭象的观点来看,万物的存在样式...[全文]
-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探究
-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时,应尤为重视古代文学的传播。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形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古代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本 毕业论文 指出...[全文]
- [古代文学]忏悔意识在古代文学中的
- 忏悔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发展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无论是在道德标准层面还是在超越层面,它都发挥着很强的推动性作用。因为忏悔意识的历史非常久远,内容也非常丰富,所以忏悔意识也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来,我们以两种表现模式具体说明。具体内容见如下 毕业论文 : (一)忏悔意识在道德方面的重要体现 忏悔意识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就说明主体没能达到伦...[全文]
- [古代文学]忏悔意识在我国古代文学
- 忏悔意识在我国文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常常出现在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当中,且忏悔的社会群体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他们这种忏悔意识具有促进文学发展的作用。根据笔者对古代文人性格的分析和研究,把他们的忏悔意识一共分为了三种类型:第一种:过度忧国的忏悔意识;第二种:荣辱感的忏悔意识;第三种:性格矛盾的忏悔意识。 拥有这几种性格特征的文人会通过不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