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行业儿童影业的发展现状
【摘要】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电影对儿童起到认知社会、提高审美、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儿童电影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加之缺乏系统研究,在炙手可热的国产电影市场中,儿童电影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受儿童喜欢的儿童电影更是凤毛麟角。本电影电视毕业论文就目前这一现象,提出中国儿童电影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论文能够给中国儿童电影行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儿童电影;问题;标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3D眼镜越来越普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中国儿童电影产业在无形之中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让国产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平得到提升,而是停滞不前。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突飞猛进,势如破竹,有流量明星的参演,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电影大屏幕数量增加,以及4k电影的应用,使中国电影票房屡破新高。
但说到儿童电影就略显不足,整体来说,儿童电影在中国发展还较落后,与制作精良的商业大片、搞笑的喜剧片、特效十足的科幻片、爱情片等相比,每年中国的儿童电影产量偏少,儿童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块短板,因为题材受限等因素,儿童电影一直不温不火。质量好的儿童电影更是凤毛麟角,有些经典的电影依托电影工业化的西方,制作精良成为精品电影。当下,比较火热的国产儿童电影有《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影响了零零后一代儿童,在电视动画片成名后,制作人迅速抓住商机,开始转战大屏幕电影,接连制作了五部贺岁片。还有近几年特别火的《熊出没》系列电影,电影里的熊大、熊二、光头强这些角色深受儿童喜爱,市面上随处可见一些列玩具玩偶。
另外,《熊猫石的奇幻旅行》《那年八岁》《大圣归来》《赛尔号大电影》《喵星人》等电影都是这几年来关注度较高的电影,但整体来说,适合儿童看的电影还较少。从豆瓣评分来看,近十年的电影评分达到6.0以上的电影数量非常少,而且评分高的电影都不是以儿童乐于接受的动画形式出现,大部分都是有真人出演的温情类电影。
相比国内的尴尬情况,国外的儿童电影显然是另一幅景象,特别是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等这些成熟的电影制作公司,出品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一经上市就会得到追捧和无数好评。例如:迪士尼出品的《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冰雪奇缘》、皮克斯出品的《赛车总动员》《寻梦环游记》等,以及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系列。其中,《功夫熊猫》是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电影,电影以中国大熊猫为原型,创造了一个憨态可掬、真诚勇敢的大熊猫阿宝形象,片中的道具、服饰、角色、布景等都极具中国风,虽然是美国电影,但在中国上映后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而且除儿童外还对青年观影群体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1、儿童电影成人化
当下,中国儿童电影以纯动画或纯喜剧搞笑形式出现的电影还是极少数,大多数评分高的电影都是以成人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诠释电影的核心,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电影,使儿童电影多了些哲理性东西[2]。目前,高评分的电影表现的大部分是人生哲理或者人生感悟,这是儿童理解不了的。儿童在观看电影时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是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并非是大人所能理解的深层次的人生哲理。儿童电影过于成人化而丧失了儿童电影该有的那份纯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儿童电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2、电影中暴力色彩浓厚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以前的儿童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量巨大,儿童接触到的外界信息也各式各样,电影艺术作为第七艺术也为人们所熟知,变得日常化,我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和无线网就可以随时看电影,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新的信息。
但在我国的儿童电影中却常常见到“冲突、暴力”等因素,因为在片中过多融入成人化的语言和因素,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儿童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国产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电影本身是由动画片衍生而来,因为受到儿童喜爱,收视率高,几乎每年都在大年初一或初二上映贺岁影片。影片是围绕着正义的羊和朋友保卫家园与邪恶的狼入侵捕食来展开的,想传达给儿童的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或者说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但影片中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由于缺乏对世界的认知,很容易使儿童陷入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在电影中每次灰太狼想吃羊都会以失败而告终,从而表现出人们维护正义的力量和决心,看起来结局是好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充斥着许多暴力行径。比如:灰太狼发明的炸弹陷阱,想设法抓住喜羊羊最后却踩了自己的陷阱,自讨苦吃被炸弹炸飞;灰太狼在家里直接拿锅煮喜羊羊和他的伙伴等,虽然最后都没有成功,但电影传达的一系列充满“暴力”的行为却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在这种“暴力行为”的熏陶下,儿童的三观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儿童的思想观念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3、产量与质量标准不够严格
国产动画电影数量方面,包括重映在内,2017年共上映39部电影,其中,进入“亿元俱乐部”的有4部,质量方面,从豆瓣口碑来看,电影评价达到6.0以上的国产电影几乎屈指可数,大多数儿童电影评分都在4.5左右甚至更低,在如今的时代环境下,大多数商业片、战争片、文艺片等都收获了许多好评,而儿童电影却陷入泥潭之中。制作儿童电影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思考他们真正想要看到的电影,真正喜欢的电影,通过一系列方式了解儿童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倾向,虽然儿童早期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但对于几种不同的事物,儿童却可以准确表达出喜欢与否这种倾向和态度。现如今,中国儿童电影产量低,质量更低。儿童在观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只是好看或不好看,而不是哪里好看哪里不好看,儿童对整部电影的接受率较低,比如:在看完《寻梦环游记》这种亲情催泪的动画电影之后,虽然儿童不理解影片中墨西哥的传统节日,却可以感受到影片中主人公对家人以及亲情的重视和思念。
4、儿童观影渠道狭窄
儿童对影视的需求其实非常大,但目前国内儿童观影渠道较少,基本靠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影院观看。对此,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认为,“这方面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学校定期组织孩子们进影院,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放映不同电影,组织与电影主题相关的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孩子走进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政策应向电影出口渠道更多倾斜,比如:成立针对中小学生的院线,或通过补贴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孩子电影票,让孩子们有更多渠道看到好电影,才能形成优质产业链。前期调查时,通过对电影院的走访调查与探究得知,儿童电影,尤其是动画电影的排片率非常低。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商业大片的冲击,儿童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时间基本上集中在周末,但周末电影院人流更加集中,商业大片与战争片等的电影上座率要远远高于儿童电影,商业大片订票率遥遥领先,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儿童电影票房更是无人问津。通过调查得知,在没有人订购儿童电影的座位时,这个包厢的放映影片会被商业片或其他当下火热的电影取代。其次,电影院里儿童电影受众特别少,周末有一部分家长带着儿童去看电影,但是跟商业大片的排片率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国外有专门的儿童电影院,环境和氛围等都适合儿童观影。
- 上一篇:提升电视新闻摄像技术方法
- 下一篇:【电影电视毕业论文】《战狼2》高票房题材分析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电影电视]【电影电视毕业论文】电
- 本文是一篇 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论述了影片《战狼2》文艺作品的思想。通常指作品输出的社会价值观,展示的社会文化现象及构建的社会意义。电影的思想性主要通过表现社会历史现实、弘扬人文价值、实现电影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影片虽是虚构的,但也有可以考究的现实依据:其实,前几年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些地区的战乱,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在这些地方建立和经营的华...[全文]
- [电影电视]【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 本文是一篇 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论述了《战狼2》在大制片呈现下观赏性与艺术性分析。大制作影片揭秘了现代战争的真实面目,如气象作战、电子作战等依托于高科技的战术博弈悉数登场,势必令人大开眼界。而且首次把枪械、坦克、武装直升机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当下的先进军事装备和高科技战术呈现在大银幕上,且影片中的服装、武器均为现役军队标配,战场也选在边境附近...[全文]
- [电影电视]【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 本文是一篇 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论述了《战狼2》的题材内容获得高票房的成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愈加丰富,文化形式也更加多元。影视作品在当下起到了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和艺术鉴赏能力,创作出能让观众产生文化价值认同和共鸣的影片是目前我国影视创作的重中之重。《战狼...[全文]
- [电影电视]论电影行业儿童影业的发
- 【摘要】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电影对儿童起到认知社会、提高审美、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但由于对儿童电影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加之缺乏系统研究,在炙手可热的国产电影市场中,儿童电影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受儿童喜欢的儿童电影更是凤毛麟角。本 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就目前这一现象,提出中国儿童电影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论文能够给中国儿童电影行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全文]
- [电影电视]提升电视新闻摄像技术方
- 【摘要】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实现了图像和声音的集中表达,进而通过屏幕给大众传递新闻信息,实现了图像和声音的共同传播。电视新闻摄像技术同电视新闻的质量存在直接关系,本 电影电视毕业论文 就以电视新闻摄像技术和技巧为研究目标,讲解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详细讲解了电视新闻质量的提升所拥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电视新闻;摄像技术;技巧...[全文]
- [电影电视]浅谈李安电影的多模态隐
- 隐喻并不仅仅是人们交流上语言层次的概念,它还与人类的认知思维有关。多模态隐喻原本是一个语言学概念, 它关乎人们的识解机制,对采用多种符号进行审美创造的电影有着重要的意义。多模态隐喻的成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它无法脱离人们的解读而存在。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向来以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著称, 在给予观众一个精彩故事之外, 李安还总是隐晦地将自己的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