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经济论文 > 财政税收 > 税收筹划的法律研究

税收筹划的法律研究

作者2019-03-22 17:20未知

 一、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

  (一)税收筹划符合权利义务对称理论

  在我国法律上,公民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当法律在赋予公民某一权利的同时,也必定会要求公民承担一定的义务:反过来,当法律要求公民承担义务的同时,也必定会有相应的权利存在。如果说依法缴纳税款是纳税人应当履行的义务,那么,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卜,通过采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税收安排与筹划,以期能够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终达到维护自身合法经济权益的目的,就是纳税人应当享有的与履行纳税义务相对称的一项权利。因此,可以说税收筹划是完全符合权利义务对称理论的合理合法的纳税人对自身经济事务的管理活动。

  (二)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实现税负从轻权的有力保障

  一般来说,世界上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税收筹划的发展也都相当成熟,税收筹划的发展成熟也会进一步促进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税收筹划的成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出于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需要,承认纳税人拥有合法的税负从轻权是相当重要的。税负从轻权的实现就是允许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采取合法的方式,选择能够使其税负最轻的行为方式对自己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和运转,以达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活动。因此,税收筹划是实现纳税人税负从轻权的最有力保障。

  二、税收筹划符合法律规制的一般价值标准

  秩序、公平和效率是众多法律调整所共同追求的价值。可以说,每一个部门法,不管是公法还是私法都是以追求秩序、公平和效率价值为其制定和实施的目标的。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毫无例外的体现出了对秩序、公平、效率的价值追求,并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首先,合法而有效的税收筹划能得到法律和税务机关的许可和鼓励,会受到纳税人的青睐,不但不会破坏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秩序,反而能够促进企业自觉依法的纳税,形成一种良好的征纳税社会风气。因而,税收筹划符合税法所追求的秩序价值目标。

  其次,税收筹划是企业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明确规定,采取合法的手段对经济事务进行的合理安排和筹划,其具有合法性的特征,不会出现违反税法的禁止性规定的情形。任何企业开展或者不开展税收筹划的自由,也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什么样筹划方式的自由。只要一个企业有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满足税收筹划的条件,都应当给与其公平的筹划机会。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通过合法地实施税收筹划,能够尽量的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生产经营成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看,企业通过合法地实施税收筹划,依法节税的同时也保障了国家税收的实现,最终促进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同时,虽然短时间内由于企业的筹划节税,使国家的税收收入有所减少,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税收筹划可以使税收成本占总成木的比率不断下降,企业的经济就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为获取更多的收益,必定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投资,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应税额也会不断的增加,所以说,国家税收收入其实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另外,由于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被确认,企业不会再有后顾之忧,偷逃税等违法犯罪也会不断减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减少了国家对征纳税活动的管理成木。因此,税收筹划的运行从企业和国家双方来看,都体现了税法所追求的效率价值。税收筹划的运行遵循了法律所追求的秩序、公平和效率等三个价值目标,因此,它应当被认定为是合法正当的税收行为,应当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
       三、税收筹划符合税收法定原则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

  税收法定原则就是指税务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纳税,有税就必须有法,未经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不能征税。从形式上看,税收法定原则要求有关税收法律文件的渊源必须是法律,而且必须确定、没有歧义。从实质上看,税收法定原则要求有关税收法律文件的内容应该是基于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而制定的,即税法的制定者应该是具有自觉的纳税意识的权力机关的代表,税法的具体内容应该充分维护纳税人权利,合理界定国家利益与纳税人的财产权利,并对税务机关的课税权做出明确的界定,防止税务机关滥用行政权力。

  (二)税收法定原则在税收筹划中的体现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的特点决定了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纳税人处于弱者的地位。因此,为了确保在税收法律关系中出于弱势地位的纳税人的合法财产不会遭到非法侵害,必须遵从税收法定原则,严格依法地征纳税收。税收法定原则体现在税收筹划中就是要求:一是,国家税务征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税率、税目、时间和程序进行,纳税人无需承担税法未明确规定的纳税义务:二是,每一部法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法律总会存在若干的漏洞和不足。对于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漏洞和不足,只能是通过由国家通过制定新法或者旧法的方式来弥补和完善,这其中出现的问题,其责任不应当由纳税人来承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纳税人所采取的策划手段只要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包括利用法律的漏洞),就应当获得税收征管机关的认可。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财政税收]浅述财政收入虚增的成因
一、财政收入虚增的成因 一是由于考核机制不合理,以 GDP 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导致财政收入虚增。从财政来说虚增是 挣了面子、丢了里子 ,一方面得不到真正的 实惠 ,掩盖了真实的收支矛盾,也导致上级转移支付减少 ; 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审计、纪委追责风险。如某省在对经济强县和非经济强县测评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文]
[财政税收]浅述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
2016 年 6 月 3 日下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伯恩大学高级研究员 Syed Ehtisham Ahmad 教授,做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新知大讲堂,做了题为 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财政支柱 以一带一路为中心 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傅志华主持。 Ahmad 教授回溯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总结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他系统分析并肯定了中国财税体制...[全文]
[财政税收]浅析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
一、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致使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细致化。营改增改革以后,由全额征税向层层抵扣方向发展,实现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形成,促使整体产业链的税收成本降低,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和产业的继续升级。而对于地方财政而言, 2012 年营改增在上海进行试点,将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纳入到...[全文]
[财政税收]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
( 一 ) 经济增速的变化 经济增速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在经济总量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完善的发展初期,我国主要追求经济增速的最大化,这是由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仅为 3650 亿元 ( 在当时相当于等量美元 ) ,约等于同时期日本的 1/3 、美国的 1/8 ,此时经济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通过高速发展扩大经济规...[全文]
[财政税收]分析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 自然人 ) 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个税种 . 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 .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由 1994 年以前的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三个税种合并而成的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对于个人收入水平的调节、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平...[全文]
[财政税收]简评现有财政税酬存在问
我国的财政税酬体制改革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改革的过程中财政支出的倾斜方向需要保持适当的结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因此在进行财税政策的制定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安全性,科学合理的对目前的财税政策进行制定,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政策进行财税制度的制定,敢于进行改革,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