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经济论文 > 财政税收 > “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面临新形势的分析

“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面临新形势的分析

作者2019-03-22 17:18未知

 近年来,随着营改增等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各级地方政府服务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地方税收征管面临较大挑战。

  一、地方税收征管而临的新形势

  1.结构性调整和税收政策调整造成税收减少、为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大、扶持微小企业渡过创业成长期,国家税收政策的优惠,造成地方税收增长压力骤增。一是高新技术企业逐年增加,使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实力时,成为地方税收的纳税大户,企业按照规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短期内对地方税收有直接的影响。二是起征点调整和个税扣除标准提高及小微企业认定等政策的出台,使地方税收明显减收。为扶持初创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国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辅助政策,让有发展前景的小微型企业和个体户快速成长壮大,扶持规模和扶持期的长短对地方税收有着较大的影响、

  2.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企业转型造成税收减少。为实现对自然资源精细开发,促成房地产企业健康增长,国家强化了环保监察和抑制房价的各项措施,造成地方税收下滑明显。一是资源开采型企业税收降幅明显。由于受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开采企业近二十年的过度开发,资源逐步枯竭,开采难度和风险增大,企业利润大幅卜滑,造成地方税收逐年减少;二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税收降幅明显。随着国家强力实施环保节能降耗政策,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迫使排污企业购置治污设备治理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部分消耗了企业的粗放盈利,对地方税收形成一定的影响;三是房地产市场疲软造成企业税收卜滑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的各项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较大,加之近几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有所压缩、尽管税务机关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务检查力度,仍无法遏制税费卜滑的势头。

  3.市场疲软和重点税源增长滞后造成税收增长放缓。为保持地方税收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将重点税源企业纳入重点服务和适时监控的范围,通过及时征缴重点税源,达到稳定财税收入的目的,虽然重点税源是按级次分成,但对地方收入有着较大影响。一是营业税及附加增长幅度明显放缓。近几年,由于市场不景气,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为地方税收分成形成了阻碍;二是企业所得税增长缓慢。在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总体要求。地方重点纳税企业加大了科研力度,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上,短期内对地方税收造成一定影响。

  二、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而临的新问题

  1.营改增后失去主体税。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部改征增值税,地方税务局的主体税源和大量用户将面临不可逆转的萎缩,主体税种的主体税源将受到结构性冲击,从而使地方税收大幅减少。

  2.营改增后管辖权萎缩、营改增实施后,随着主体税种的改变,改为增值税的管户将由纯管户变为共管户,营改增除了影响营业税外将会对企业所得税管辖权产生重大影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2008年之前国地税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作调整,2009年起新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应缴纳增值税的,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缴纳营业税的,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地税失去主体税源之后,随之带来的将是企业所得税的管辖权变化,目前随主体税种决定企业所得税的管辖权政策将使我们再次面临国地税管辖权之争,尤其是建筑业、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之前地税机关实行以票控税的管理措施,企业所得税几乎全部由地税机关征收和管理。营改增后,国税机关将凭借增值税发票的管理优势,会对企业所得税管辖权提出要求、地方税务局失去对纳税人的控制手段,也将会失去其原有管辖权。

  3.征税工作难度加大、一是控管难度增强、营改增实施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变为国税征管而失去新的成长空间,随同地税发票附征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收入将因发票管理权限丧失而消失,这势必造成地税三大主体税种全面削弱。而营改增后主体税种归国税管辖,加大了地税部门征收随流转税附征的城建税。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的难度、另外,营改增后,地税收入规模缩小,地税部门以票控税手段缺乏,征收资源税、房产税、上地税等其他地方税种的难度更大,也容易造成新的税收流失风险。二是执法手段弱化,由于地方税税种多、税额少、税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加上地方税务机关的执法保障体系不全,在以营业税为核心的地方税征管格局被打破后,使地税执法手段更加有限。

  4.营改增后地方税源流失严重、营改增后,不少纳税人重视到国税部门开票纳税,主动到地税部门缴纳所得税、城建税、地方教育附加及印花税的意识较差,地税部门在营改增后又失去了发票这一最有力的控管手段,只能实行追征,这给税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地方税源的严重流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结构性和税收政策等的调整,地方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着挑战,地税部应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加强与国税部门协作、培植新税源和挖掘潜在税费等,一方面防止附加税费流失,另一方面拓宽地方税收渠道如资源税、房产税和一些费改税等保证税收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财政税收]浅述财政收入虚增的成因
一、财政收入虚增的成因 一是由于考核机制不合理,以 GDP 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导致财政收入虚增。从财政来说虚增是 挣了面子、丢了里子 ,一方面得不到真正的 实惠 ,掩盖了真实的收支矛盾,也导致上级转移支付减少 ; 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审计、纪委追责风险。如某省在对经济强县和非经济强县测评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文]
[财政税收]浅述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
2016 年 6 月 3 日下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伯恩大学高级研究员 Syed Ehtisham Ahmad 教授,做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新知大讲堂,做了题为 可持续投资议程下的财政支柱 以一带一路为中心 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傅志华主持。 Ahmad 教授回溯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的历史,总结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他系统分析并肯定了中国财税体制...[全文]
[财政税收]浅析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
一、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致使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细致化。营改增改革以后,由全额征税向层层抵扣方向发展,实现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形成,促使整体产业链的税收成本降低,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和产业的继续升级。而对于地方财政而言, 2012 年营改增在上海进行试点,将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纳入到...[全文]
[财政税收]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
( 一 ) 经济增速的变化 经济增速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在经济总量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完善的发展初期,我国主要追求经济增速的最大化,这是由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仅为 3650 亿元 ( 在当时相当于等量美元 ) ,约等于同时期日本的 1/3 、美国的 1/8 ,此时经济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通过高速发展扩大经济规...[全文]
[财政税收]分析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 自然人 ) 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个税种 . 是国家调节公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杠杆 .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由 1994 年以前的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三个税种合并而成的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对于个人收入水平的调节、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平...[全文]
[财政税收]简评现有财政税酬存在问
我国的财政税酬体制改革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改革的过程中财政支出的倾斜方向需要保持适当的结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因此在进行财税政策的制定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安全性,科学合理的对目前的财税政策进行制定,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政策进行财税制度的制定,敢于进行改革,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