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初中化学微课在偏远地区的运用
作者2019-10-19 16:26未知
本文是材料科学毕业论文,摘 要: 微课是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 是化学教学的有效辅导师段, 它的产生和应用初始是帮助学生在线学习使用。对于偏远学校, 由于学校和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 无法满足学生在线使用微课。如何使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我们利用清华大学基础教育平台——“爱学堂”提供的微课,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主要从应用微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规范实验基本操作、提供学生个性需求和抽象知识直观化方面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初中化学; 微课; 教学应用;
2017年清华大学慕课旗下的基础教育平台———“爱学堂”作为教育扶贫项目给我县开放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科的教学平台。平台提供了许多优质教学资源, 尤其是以动漫形式制作的微课, 生动形象, 几乎覆盖了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从2017年寒假开学, 我们选取了一所县城中学和一所寄宿制中学的九个教学班尝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
一、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化学学科的内容知识繁多, 琐碎, 学生记忆困难;同时化学学科具有的化学思维, 需要学生归纳、推理、演绎的思维方式发表;此外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需要仪器、药品和场地等条件。对于我们偏远学校,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存在上述常见问题, 更重要的是还面临着教学资源短缺,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现在有了微课资源, 如何来使用?虽然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微课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模式, 但对于我们偏远学校来讲, 学生家庭并不具备在线应用微课的条件。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微课, 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目的, 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尝试
(一)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是在九年级开设的新的学科。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心态进入到学习化学的知识中呢?比如, 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节课, 教材提供了一些图例, 以往我们都是通过图例给学生叙述, 显得平淡无味, 提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现在我们利用微课展示了一块白布经过印染变得五颜六色的过程, 玉米使用化肥前后的对比, 铁矿石投入高炉冶炼变成钢铁的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带着新奇和解惑的心态进入化学世界。
(二) 规范实验操作, 为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又是开展探究活动的保障。对实验中有些操作注意事项, 教师是一再强调, 学生却不以为然。利用微课的动漫效果就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在收集完氧气后, 如果先撤酒精灯, 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 微课的动漫效果就能展示水回流到试管中, 使试管破裂的场景。通过实景展示, 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重要性的理解。由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 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提高, 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保障。推荐阅读:影响金属材料热处理变形的因素及减小措施研究
偏远地区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效果分析
(三) 助力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化学中, 有许多较难理解的知识点, 其中一些知识点又十分抽象, 过去教学仅仅依靠教师语言讲解或图示辅助等方法, 启发学生通过想象来学习, 由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差别, 很难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课融入课堂教学, 能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直观化, 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中凭主观意识难于领悟的细节和难点。例如, 在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资构成的奥秘”中涉及许多抽象概念, 教材对于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是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出来, 对学生没有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学生学习往往会产生困惑。通过微课直观且细节化的动漫展示, 可以看到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又能结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在学生脑海中呈现清晰且立体的动态结构, 能够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 微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学习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由于个体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 会存在学习差异。在多年的教改中都提出要因材施教, 可在教学实际中往往又很难实现。微课是在线学习的产物, 它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可是对于我们偏远学校, 不能提供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我们就在寄宿制中学尝试利用学生微机室, 把微课植入微机室服务器中, 利用每周二、四的课外活动时间向学生开放,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观看, 这样帮助学生解决了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困惑, 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微课, 使我们体会到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教学, 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实现, 微课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会发挥更大作用。
- 上一篇:【材料科学毕业论文】高分子化工材料发展现状和方向分析
-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初
- 本文是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 ,摘 要: 微课是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 是化学教学的有效辅导师段, 它的产生和应用初始是帮助学生在线学习使用。对于偏远学校, 由于学校和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 无法满足学生在线使用微课。如何使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我们利用清华大学基础教育平台爱学堂提供的微课,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主要从应用微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文]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毕业论文】高
- 本文是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 ,高分子化工材料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是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首先产业化发展, 即就是从原材料成本降低的角度考虑, 在未来发展高分子化工材料时, 对于需要用到的进口原材料, 多进行本地原材料的找寻, 以此通过国内现有的物美价廉的替代性材料, 构建高分子化工材料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实现此类材料在更多领域、范围的使用, 开发更多的客户群体...[全文]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毕业论文】高
- 本文是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会应用到较多的高分子化工产品, 例如涂料、橡胶制品等, 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实现高分子化工材料的有效利用, 需要科研人员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生产制备工艺, 不断对相关化工材料作以深入的研究, 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性能质量, 更好地发挥材料的使用价值。基于此,...[全文]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毕业论文】高
- 本文是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高考提出一体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围绕这一评价体系, 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 开展教学。基于此,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对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渗透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能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 发表相应操作...[全文]
-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毕业论文】材
- 本文是 材料科学毕业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新高考的实施, 高中化学教学的关键核心素养也在悄然变化, 在全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学术研讨会上, 东北师范大学郑长龙教授做了《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学术报告, 郑教授从核心素养的设计初衷、五大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和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做了启发式的阐述, 结...[全文]
- [材料科学]探讨化学材料的发展与展
- 化学材料是人们制造工具的物质来源,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材料科学技术就是研发各种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然后将其运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历史也可称之为材料发展史。 1 化学材料的发展历史 材料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历史学家经常把材料作为划分时代的依据。在人类出现的最早时期,生产水平极为低下,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