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艺术论文 > 新闻媒体 > 新闻叙事下《良友画报》叙事手法多方面解读

新闻叙事下《良友画报》叙事手法多方面解读

作者2019-10-08 10:57未知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本文通过新闻叙事学作为主要研究视野,在 1937 年到 1945 年《良友画报》影印本中筛选整理出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史料基础,通过对画报叙事者、叙事语法、叙事话语等方面的解读、归纳与总结,旨在研究该画报在独特的地域和政治环境中如何将不同的叙事策略相结合以达到叙事目的,进而展现出战争年代何种社会历史图景和社会大众的生存、生活状态。
  
  第一章 《良友》之人:画报的叙事主体第一节 文人志士的联结在创刊之初,《良友画报》各方面的基础条件是比较薄弱的,同时期又有众多有影响力的画报如雨后春笋般创办和发行,比如《上海画报》、《大众画报》、《时代画报》等,这些画报的刊行使《良友画报》面临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良友画报》仍能在其中脱颖而出进而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与为画报鞠躬尽瘁的老师群体及众多积极投稿的文人志士是密不可分的。从《良友画报》的创办者伍联德到历任主编,他们尽心竭力地呵护着画报的一步步成长,用坚定的办报信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影响着画报的发展。
  
  该画报的创办者伍联德早在岭南大学读预科时就对美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朋友共同翻译了《新绘学》这本书,后又主编了三年《儿童教育画》并创刊了以连环图画为主要内容的《少年良友》。当时,还不满三十岁的伍联德在画报方面已经拥有一定的经验,他满怀志向并产生了诸多关于画报发展的新奇想法,并在多番碰壁后遇到了时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董事长的谭惠然。谭惠然如同伍联德人生的伯乐般,支持他于 1926 年创办了《良友画报》。在创办《良友画报》时,伍联德就曾坦言这份画报旨在普及教育和开启民智,他的这种老师思想也一直贯穿在初期该画报的创办之中。在 1928 年第 25 期《良友画报》中,他的一篇文章《为良友发言》慷概激昂又满怀激情,文中指出了良友的使命、贡献、过去和希望,“我们要民智开,教育兴,唯一的门路就要多出版书报……希望我们良友现在所抱着这一普及教育发扬文化的目标保持到底,不见见异而思迁,不因难而思退”1。从这一篇文章里可以看出伍联德对《良友画报》所寄予的无限希望,也可以看出画报这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普及教育文化和开启民智。在 1929 年第 37 期中,伍联德再次发表文章《再为良友发言》,文中指出,良友“运用浅明的图画文字,传播与时俱新的知识,希望藉这点绵薄的实力,对内提高国民的知识和艺术,对外则表扬邦国的荣光。这就是良友的态度”2。由此可见,在时隔一年多的时间里,伍联德对于《良友画报》旨在开启民智的办刊使命始终没有改变。>>>>>>【新闻媒体毕业论文】传统媒体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第二节 左翼作家与进步文人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良友画报》在老师出版的过程中,它的内容生产并不完全依赖于画报内的老师群体,同时也深深地受到了当时左翼思潮与进步文人的影响。
  
  随着 30 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左翼作家在上海的规模日益扩大,他们以手中的笔来扞卫批判性的传统,追求人道主义,宣扬革命精神,“左翼文学强调以一种红色激情主义的战斗精神直接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现实的革命运动提供强劲有力的精神支撑”1。作为当时《良友画报》的老师,马国亮、赵家璧等人的思想也深深地受到这种左翼思潮的影响,这种“红色激情主义的战斗精神”也逐渐渗透到画报的叙事当中。而将这种左翼思想带入《良友画报》的人,正是后来成为马国亮、赵家璧挚友的郑伯奇。
  
  赵家璧在晚年时曾过一篇文章《回忆郑伯奇同志在良友》,在这篇文章里,他满怀深情地说到,“如果没有伯奇,我不可能走上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道路……正当我在思想上苦恼、事业上束手无策的时刻,郑伯奇同志来到我的身边,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指路人。”2赵家璧叙述中的郑伯奇,便是着名的左翼文艺评论家之一。他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加盟到良友老师部,并在此期间出了许多言辞铿锵、直指时弊的评论文章。《良友画报》选择刊登这些文章,也对画报本身的叙事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在一贯偏向生活趣味的《良友画报》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创举,替素来对国际政治动态漠不关心或不会分析的画报读者,第一次打开了眼界”3。在赵家璧的这篇回忆性文章里,他将与郑伯奇相识相知的过程娓娓道来,也明确地提到,正是由于郑伯奇的循循善诱,他才开始认真阅读一些以往都不愿花功夫读的革命书籍;也是由于郑伯奇的人际关系,他才逐渐结识到许多左联作家和进步文人。当时的画报主编马国亮也深受郑伯奇的影响熏陶,这一点在马国亮的回忆性资料里也可窥一二,“郑伯奇的到来,朝夕相处,他的思想对我和赵家璧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他,我们也认识了鲁迅,以及左联的一些重要人物。后来这些前辈对我们的工作都有很大的支持,尤其是鲁迅先生”4。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反
本文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主要是对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与特点的研究。随着2013年新华网对反转新闻的盘点开始,此后每年(截至目前)我国的主流媒体皆对反转新闻进行了年度总结和评选,为全面呈现反转新闻的发展现状,并探索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及其特点,本文梳理了2013年-2017年新华网(10例)、观察者网(8例)、人民网(10例)、中国经济网(10例)和中国...[全文]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探
本文是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本文以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为理论发表指导,并尝试运用有机真实新闻真实等新闻学、传播学理论知识,通过梳理和分析2013-2017年共计48个反转新闻案例,力图从整体上呈现反转新闻的发展现状,分析反转新闻的形成过程、类型和特征,行文中结合具体的反转新闻案例,分反转前后共两个阶段,探索反转新闻形成的原因,发现其有机运动表现,对反转...[全文]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新
本文是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全民摄影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有哪些:摄影记者是主力军。摄影记者作为新闻摄影的主力军,是新闻摄影的主要生产者。在新闻摄影的发展上,摄影记者理所应当扛起第一面大旗,担当最重要的主导角色。在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要有危机感,积极进取,在多方面进行改革。 强化策划意识 坚持内容为王 在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的第一时间优...[全文]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主
本文是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主要是对全民摄影时代的特征进行探究。全民摄影时代,在摄影的主体、摄影的风格和图片的传播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直观地体现出全民摄影时代和传统摄影时代的区别,也可以反映出全民摄影时代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1、摄影主体全民化 摄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种小众的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摄影技术的复杂性,另一方...[全文]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摄
本文是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在摄影还没有应用到新闻传播中的时候,文字是新闻传播的唯一形式。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新闻现场形象,不在场的受众都无法亲眼目睹,只能在文字描述中想象其大致情况。摄影术诞生之后,相机开始代替钢笔成为人们记录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方式。摄影之用于新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新闻传播的需要,也是摄影发挥自身特性、彰显自...[全文]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毕业论文】摄
本文是 新闻媒体毕业论文 ,笔者通过全面分析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新闻摄影的发展策略,为摄影记者、图片老师和全民拍客出谋划策。 摄影与新闻摄影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人们一直都有将所看见的景象固定下来的想法,首先人们发明了绘画,将所看见的景象刻在墙壁上、画在纸上。但是绘画不可能将现实原封不动的还原出来,总会与实景有差距。人们继...[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