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众轩期刊论文网!     

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主页 > 历史论文 > 史学理论 > 探析中国史学理论的近代探索与传承发展——评

探析中国史学理论的近代探索与传承发展——评

作者2019-03-25 10:34未知
 中国近代史具体指的是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阶段历史。这是一个乱象纷呈的年代,中国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和各种思潮,清朝的封建势力、西方思想的引入、维新派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等。各种学术势力和思潮都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虽然社会处于无组织状态,但是学术研究却是异常活跃。区域上看,虽然国内政治格局不稳定,但无论在国统区还是共产党的统治区各种学术研究都蓬勃发展,也形成这个时期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研究特点。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文化学术界还是文学界,都一直深受近代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在这个特殊时期,史学理论也在持续发展着,而且取得了一定成就,有自己的形成和发展的特色,当然也带有这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烙印。近代史学可以说是近代历史留下的历史的回音,而史学理论则是历史的车辙碾过之后留下深深的印记。近代历史的异彩纷呈也使得这个时代史学理论研究不再枯燥,有着时代赋予的色彩和文化印象。
  叶建的《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形成与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是阐释这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理论研究的专著,通过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的历史形成与演进的介绍,对近代史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解读。作者重点阐释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发展中问题探索的阶段和历程,以及近代史学家们对此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还探讨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对西方史学理论的接受和借鉴,以及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继承和阐发等各方面的问题,详尽而系统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传承意义。史学,尤其是史学理论,总是感觉有些距离,而且有些神秘。虽然人们对历史并不陌生,但一旦上升到理论高度便显得有些曲高和寡,能够让读者读下去而且受到一定的教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著脉络框架十分清晰,读者通过简单的介绍和目录,便可以大体知道本书的结构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历史理论带给读者的沉重感,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而且,正如前文所述,中国近代的有着独特的历史环境,各种政治力量,各种文化团体和学术思潮涌现,加上内忧外患,一切都显得千头万绪。关于这段历史时期的史学理论研究自然也是纷繁复杂,想从中理清脉络,并研究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实属不易。作者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抓住主干,梳理旁支,条分缕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神秘面纱,使之生动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豁然打开读者视觉的框架结构,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足可以看出作者经过认真刻苦思索和探寻的过程,这也是本著一个最鲜明特点。本著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对中西方史学理论的交流与借鉴的阐释。自从人类的文明史形成之后,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就没有间断过,尽管清朝盲目自大、闭关锁国,但仍然没有隔断文化的交流。清朝灭亡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各种文化思想也被带进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想的异彩纷呈也多半源于外国思潮的引入和搅动。尤其是梁启超、谭嗣同所倡导的“维新运动”,其实就是引进西方世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Democracy”和“Science”,民主与科学。这对当时的学术研究无疑打了一针强心剂,各种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学理论研究自然也受到这个时代特定环境的影响,与西方史学理论发生剧烈碰撞和交流。当时的社会思潮使研究者的思想进一步开放,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能够做到对西方史学理论的有效阐发,并合理进行吸收和借鉴,也使得西方的一些先进的史学理论得到学习和传播。
  再次,本著还关注史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有传承才能有发展,这是任何一门学术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必然发展方向。作者探讨了关于史书体裁、体例总结,对古代史家史学思想的阐发,以及对传统考据精神、方法的继承和发扬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借鉴。同时,作者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体系对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可谓重大而深远,从学术研究到政治格局,马克思主义都起着灵魂性的发表指导作用。中国近史学理论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本著重点介绍了马克思史学理论产生的条件、理论贡献和巨大影响,还介绍了李大钊、瞿秋白等先驱者的重大功绩,以及何干之、翦伯赞等学者的成就,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在今后的史学研究成为发表指导思想的必然趋势。直到现在,国内学者对史学的研究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发表指导,同时,也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思想在中国近代史学理论传承和创新中的作用。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研究,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表指导下,兼容并蓄,对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进行继承、阐释和再创造。可以看出作者这部作品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和学术积累,是其长期研究成果的凝结。读者在领会近代史学理论的同时,也不禁会对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油然而生敬意。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历史的
本片 历史毕业论文 就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论文这一主题开展。就科学编史学来说,其中有若干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的、本质的,对于任何科学史的研究(乃至于阅读)都是无法回避的,当然,对之有关的争论也是持久的。在本章,我们就将讨论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即对历史的辉格解释的问题。 在当代西方的科学史文献中,象历史的辉格解释(the whig interpretation of hi...[全文]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对历史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历史主义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则为学界所认同,它在历史主义史学方法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历史主义发展内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历史主义是我们追寻历史本真的一把钥匙。对于历史主义概念的界定至今国内外史学界还未达成一致观点,但历史主义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则为学界所认同,它在...[全文]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新民主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由此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20世纪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重大变革之一。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除了社会主义理论局限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对赶超型工业化战略的选择,这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强烈愿望的表现,而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和公私兼顾政策所形成的均衡发展机制,似乎不能保证这...[全文]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中国传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全球化已经是一个逃不掉躲不开的趋势了,全世界讨论的,已经不再是全球化的可能性和为什么的问题,全球化是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已经逼迫我们去面对,面对新的世界,同时面对我们自己,到底处在这个所谓地球村中的我们,有个什么样的昨天。 李慎之先生生前一篇文章里分析得很透彻,全球化,实质就是美国化。在我看来,美国化,不是西化,西方文明...[全文]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酒泉地
历史毕业论文 范文:酒泉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多次被我国作为重要的地点进行科学利用。其位置处于河西走廊西端,所辖地区有余塔县、玉门市、肃州区、敦煌市等。大家对酒泉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它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而得知。其实,酒泉的史前文明历史悠久,非常值得关注。众所周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造就了埃及文明。同理,由于祁连山具有季节性冰雪融水的特点,酒泉地区...[全文]
[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德化窑
历史毕业论文 :陶瓷是火与土的艺术。德化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资料显示,其制瓷业源始于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逐渐兴起,明清时期发展至顶峰阶段。特别是明中后期以来,随着窑炉技术的提高和胎釉配方的改良,德化窑陶瓷获得中国白美誉,是中国白瓷的代表,其中尤以观音瓷雕塑像发展最为突出。 1 观音形象的中国化演变历程简述 作为智慧与慈悲象征的观...[全文]
关闭窗口 论文咨询